國產首套深水水下采油樹在海南鶯歌海服役
烙上“中國印”的海洋油氣開采裝備每年可生產天然氣約2億立方米,較以往成本降低約27%。
責任編輯:馮飛
“南海七號”鉆井平臺位于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鶯歌海鎮海域。
這是一座漂浮于海上的“鋼鐵之城”。
2022年5月10日,國產首套深水水下采油樹在月池就位后,工程師正在對其進行下水安裝前最后環節的檢查。
直升機從海南東方大田機場起飛,沿著海岸線一路向南飛行50分鐘左右,巨大的“南海七號”鉆井平臺便會出現在眼前。海洋油氣從這里被開采出來,經過處理后化作灶頭的火、房里的燈,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
工程師正在對國產水下采油樹作下水前的地面檢查。
鉆工雷強強展示沾滿油跡的手套,他剛剛完成維保工作。
助理水下師孫立東躺在炙熱的鐵板上檢查水下采油樹移動滑車底部的伸縮液缸,保證水下采油樹順利就位。
“南海七號”鉆井平臺位于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鶯歌海鎮海域。直升機緩緩地降落在平臺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