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被“叫?!?,網紅醫生何去何從
帶貨醫生的主體來自二三線城市,大多在兒科、皮膚科、急診科等“范疇很寬”的科室工作?!罢嬲珖揍t院的醫生,一般都比較愛惜自己的羽毛,不會做直播帶貨?!?br />
“目前形勢并不明朗,還要看未來政策具體怎樣執行?!庇蓄^部網紅醫生已從醫院離職,專門從事直播帶貨;也有專注打造網紅醫生的MCN機構正被“釜底抽薪”,探求新的商業模式。
醫生在短視頻平臺上,除向門診導流外,還有知識付費、付費咨詢(在線問診)和直播打賞等商業化形式。但醫生直播的“紅線”在哪里,如果在科普過程中涉及產品推薦怎么辦,如果用戶或患者要求醫生推薦產品時如何應對,不少醫生困惑不已。
(本文首發于2022年6月1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嚴查醫務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直播帶貨。
那些在直播間里穿著白大褂,一邊講授健康知識,一邊安利“產品”的帶貨醫生,即將迎來大整頓。
2022年6月7日,國家衛健委、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九部門印發的《2022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中,“嚴肅查處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利用職務、身份之便直播帶貨”一項赫然在列。
這意味著,包括醫生、護士在內的所有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不能再頂著某某三甲醫院的身份認證“光環”,在直播間里大張旗鼓地推薦產品并“帶貨”銷售了。
和爆紅的李佳琦、薇婭等頭部主播一樣,過去兩年,一些網紅醫生也開始觸網直播帶貨。新榜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短視頻平臺醫生KOL生態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一季度,抖音和快手上個人醫生類KOL賬號共計1643個,其中半數醫生KOL有變現行為,15.1%的醫生在直播中帶過貨。
“醫生在網絡上做科普直播,或者通過知識付費獲得一定報酬,我覺得都是可以的,但如果去賣保健品、洗發水之類的東西,那就是莫名其妙、毫無意義了?!痹诙兑魮碛薪?43萬粉絲的“才哥談心”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才哥談心”真名叫程才,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心外科的副主任醫師。憑借“輕松講科普”的心外醫學知識分享,程才迅速聚攏了一批垂直度極高的粉絲。曾有MCN機構(網紅孵化中心)找到他,希望以一年200萬元,獲得其賬號的代運營資格,并幫助他打造網紅醫生IP。
程才拒絕了,并公開承諾永久秉持個人賬號的公益性?!搬t生做科普最重要的就是幫助別人,這是比賺錢更有意義的事,摒棄商業行為可以更好地保持公信力?!?/p>
而對那些已徜徉在直播帶貨流量紅利中的醫生與MCN機構來說,監管的“重拳”可能進一步帶來行業震蕩。有頭部網紅醫生已從醫院離職,專門從事直播帶貨;也有專注打造網紅醫生的MCN機構正被“釜底抽薪”,探求新的商業模式。
“目前形勢并不明朗,還要看未來政策具體怎樣執行?!痹晒Υ蛟斐觥澳爵~醫生”這一網紅IP的福建三五分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林小斌,婉拒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進一步采訪。
有醫生賺了快錢,但帶貨的還是少數
“真正全國知名三甲醫院的醫生,一般都比較愛惜自己的羽毛,不會做直播帶貨?!绷⒆闵虾5膶I醫生MCN機構負責人張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蓁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