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半生緣
這十幾年來,林青霞轉向寫作,每寫完一篇文章,便傳給金圣華,林青霞寫作往往通宵達旦,一定要等到她的“良師”講評一番,贊許幾句,她才能安心入睡。她在一篇序文《無形的鞭子》說到,她的三本文集《窗里窗外》《云去云來》《鏡前鏡后》都是金圣華鞭策之下完成的。林青霞“無形”的兩個字用得好,金圣華說話輕聲細語,待人溫柔體貼,但做起事來卻一絲不茍,認真對待,那根“無形的鞭子”自有其一股咄咄逼人的軟實力。
(本文首發于2022年6月1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邢人儼
金圣華、白先勇與林青霞合影。
人世間人與人相識相知,相生相克,全在一個緣字。有的是善緣,有的是惡緣、孽緣。金圣華與林青霞相交來往十八年,絕對是一段善緣。一個是法國巴黎大學的文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系主任,大半輩子側身于學術界,是翻譯界的名教授。另一個是曾經演過一百部電影,紅遍華人世界的大明星,前半生縱橫于演藝圈二十余年,結交的大多是一顆顆閃亮的星星。這兩位女士在截然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世界生長發跡,是一種什么緣分讓她們在后半生的某一點上,兩人的命運突然交結,踏入了彼此的生命中。金圣華與林青霞相交的一段故事,就像一部溫馨的文藝片,細細地透著一股暖意芬芳。
我們說“千里姻緣一線牽”指的男女之情,其實摯友之間的因緣也是靠著一根無形的線千回萬轉把兩人系在一起。金圣華最近寫了一連串二十三篇文章,總集名為《談心》,把她跟林青霞兩人十八年的情誼從頭說起。附錄第一篇《都是小酒館的緣故》。一九七三年,金圣華剛出道,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當時美國駐香港新聞處,正在翻譯一系列美國經典文學,推向港臺及東南亞的華人世界,許多名家都參與這個翻譯計劃:張愛玲、余光中、喬志高、夏濟安。金圣華被派到的是一本奇書The Ballad of the Sad Café,美國著名南方作者卡森?麥克勒絲所著,這是一本人情怪誕的中篇小說。金圣華書名譯為《小酒館的悲歌》,麥克勒絲以寫怪異人物著名,她的成名作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心是孤獨的獵狩者》),描敘一對聾啞同志情侶的悲劇故事?!缎【起^的悲歌》于一九六三年改編為舞臺劇,在百老匯上演,一九九一年改編為電影,Vanessa Redgrave主演,獲三項金像獎,但這本翻譯小說,在海外華人世界讀者不多,香港的書店里也只剩下幾本孤本。誰知有一位移居美國加州的前香港影劇記者張樂樂手上卻有一本《小酒館的悲歌》。張樂樂很欣賞這部中篇小說的譯筆,認為流暢生動,主動跟譯者金圣華聯絡,而且兩人一九九三年在美國加州會面,從此多年保持聯系,成為筆友。
二○○三年張樂樂返港,從前她在港跑電影圈與大明星林青霞、張國榮稔熟,這次張樂樂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把金圣華跟林青霞拉攏在一起,成就了一段相知相惜、不棄不離十八年的友誼。林青霞年輕時學業不順,中學沒有念到好學校,大學也沒有考上,林青霞終身引以為憾。其實這是天意,上天要造就一顆熠熠發光的天王巨星,故意不讓她走一般人循規蹈矩的路途。直到她拍過一百部片子,退出影壇后,林青霞青年時期埋伏的求知欲、上進心又蠢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