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節目,打9.6分都低了
這種平民視角,或許只有在《尋人記》這樣的作品里才能得到繼承和發揚。
懷舊的風氣,近幾年似乎尤為興盛。電視劇、歌曲、明星八卦等等,只要和過去的回憶掛鉤,就能掀起一波“文藝復興”浪潮。
在這種大潮下,TVB節目《尋人記》無疑是其中的清流。
第一季評分穩居豆瓣9.3分,新播出的第二季也維持在豆瓣9.6分。
它的懷舊主角不是明星,而是一眾素人。
30年前那個憑一己之力干翻詐騙公司的“反詐先鋒”安仔如今怎么樣啦?
1993年那個生活在單親家庭每天都在街上流浪的志文如今長成了什么樣的大人呢?
1981年香港《新聞透視》里住在李政屋遷徙區的群眾后來有沒有搬到更好的地方?
知名香港音樂人黃霑先生曾說:“寧為真小人爭取社會地位,不讓偽君子霸占全世界”。
而這種平民視角,或許只有在《尋人記》這樣的作品里才能得到繼承和發揚。
01
該系列的主持人是TVB的“冷面笑匠”和“金句之王”,方東昇。
方東昇有記者、新聞主播、主持人和節目制作人等多重身份,在香港的地位,就類似于趙忠祥在內地的地位,稱得上家喻戶曉。
他的作品不算多,但部部高分。
探索世界上形形色色交通工具的《那么遠,那么近》9.3分;到世界上各個冷門國家和小眾地點挖掘有趣故事的《世界零距離》9.3分;走進全世界的敬老院,采訪老人的《長命百二歲》9.5分。
從中可見方東昇的風格:紀錄片主題切口小但新穎有趣,能以小見大,觀察和體味到社會、國家和世界的變化。
這也是TVB或者說香港影視作品的那種,對于小人物的尊重和體察,對于市井煙火氣的眷戀與沉浸,即我們常說的草根精神。
這樣的精神同樣貫徹到了《尋人記》系列作品中。
實際,《尋人記》可以看作是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