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自然:封控生活里的一束光

“人與大自然的聯結,能夠幫助我們找到自己在天地間的位置?!?br />
一群因為疫情出不了門的普通人——學生、老師、手工藝人、退休老人……通過角落、陽臺和窗戶觀察曾被自己忽視的自然,在小區找到了43種野菜,在校園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綬草,在陽臺識別出79種鳥類。

生態心理學有一個“親生命假說”:因為大自然在人類演化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人類天生有接近自然的需求。當人處于自然之中時,可以緩解壓力和緊張情緒,恢復因繁雜的城市生活而退化的注意力。

(本文首發于2022年6月2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汪韜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造訪陽臺的珠頸斑鳩,脖子上的珍珠花紋清晰可見。 (王競晗/圖)

城市被按下暫停鍵,昔日游人如織的景點生出了野草,鳥兒和流浪狗無所畏懼地在馬路中央歇腳。對人類而言,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期間,世界似乎只剩下家和小區。

春日里,在小區里漫步時,住在上海的東北人暴巖看到兩株珊瑚樹花開得正好,蜜蜂圍繞著花朵飛舞。那一刻他感到,“大自然還在按照原有的步伐,生生不息”。

根據兩個多月的自然觀察,暴巖在自己公號上發表了文章——《封了57天后,在小區發現了84種草藥,43種野菜》。沒想到,只有幾百粉絲的“年更”賬號獲得了10萬+瀏覽量,1.5萬點贊數,媒體采訪邀約也紛至沓來。

“能收獲這么多關注,也許是這篇文章擊中了一些人共同的情緒?!北r分析。

和暴巖一樣,一群因疫情出不了門的普通人——學生、老師、手工藝人、退休老人……通過角落、陽臺和窗戶觀察曾被自己忽視的自然:在小區找到了43種野菜,在校園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綬草,在陽臺識別出79種鳥類。

這段特殊時光里,自然成為共同的傾訴對象。他們從自然中獲得了知識和靈感,通過朋友圈、公眾號和視頻分享給了更多的人。自然觀察減輕了他們的孤獨感,療愈了心靈,他們也重新認識了自然和人類。

發現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封控中,時間依然在流逝,可生活卻陷入了停滯。人的心緒變得敏感,在有限的環境里,反而更能共情、更有耐心,更能發現新知。

自2022年3月底上海開始封控后,暴巖所在的小區有時允許居民下樓。在草坪、墻根、林蔭地、停車場和其他一些犄角旮旯里尋找野生植物,成了他不多的樂趣之一。2022年5月4日,他突然想到應該把找到的植物分門別類記錄下來,以“紀念這段奇怪的時光”。暴巖在小區里找到的84種草藥里,不乏他過去以為很名貴的植物,比如何首烏。這讓他意識到,那些平常被嫌棄被輕易割除的雜草,也很有價值。

被發現的,還有珍貴的保護植物。

B站ID為“麥兜是小狗”的小何是復旦大學文博專業大三學生,植物考古課是她的選修課,雖然作業因疫情取消,她仍然在校園里尋找植物??諘绲牟萜荷?,渺小的綬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在微雨中亭亭玉立,一下子抓住了小何的眼睛。綬草是蘭科中個頭最小的成員,花朵一般為紫紅色、粉白色或白色,呈螺旋狀扭轉,民間稱之“紅龍繞柱”。

復旦校園里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綬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