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圍觀“心理咨詢”:誰會在直播間敞開心扉?
咨詢師走入來訪者的內心需要經歷很多次深入交談,但“在不穩定的直播間里,彈幕可能會影響來訪者的下一句話”。月之常向觀眾強調,連麥不是正式的心理咨詢。
在“Lacan心理”公眾號創始人看來,很多網紅咨詢師熱衷于“一位來訪者遭受了怎樣的苦難,在我的幫助下重獲新生”的故事套路,將直播作為營銷宣傳和獲客手段。
心理咨詢師和情感主播常被混為一談。平臺方也提醒了尹紹雅,認為他們分析家庭、婚姻案例的短視頻是在打擦邊球?!暗挥羞@種形式老百姓才能聽懂?!?/blockquote>責任編輯:譚暢
心理咨詢師尹紹雅夫婦(左)、姿言(右)的直播間。
月之的抖音直播間里,有一個剛成年的來訪者,一上來就說他不想活了?!凹偃邕@個發生在學校咨詢室里,就要及時通知家長,幫助他及時就醫,做緊急自殺干預?!钡谥辈ラg,誰也不知道網線那端絕望的年輕人叫什么,身在何處。
主播月之是一名本碩修學心理學的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此前在網上發一些心理學知識科普短視頻,但互動性不強。2021年3月份,她開始線上直播并開放連麥,白天在線下心理咨詢室工作完,晚上在家里打開直播,與連麥的朋友討論心理學相關問題。當遇上平臺推流時,這樣的“心理咨詢”直播最高觀看人數能達上萬。
傳統的線下心理咨詢室通常房間不大,但素凈溫馨,以粉紅、淡綠、橘黃等暖色調為主,可倚靠的L形座位能讓咨詢師充分捕捉來訪者目光,又避免過于直接的眼神接觸。一盆綠植,一個無聲計時器,窗簾擋住戶外視線,營造私密、安靜、不受打擾的氛圍。
而當心理咨詢師在網絡平臺直播,觀眾目之所及是屏幕里主播的辦公室、書房、客廳,來訪者隱藏在右側小框里,神情、姿態或肢體語言全不可見。但觀眾可以圍觀主播與來訪者的對話,連麥倒計時提醒雙方調整語速和節奏,屏幕上還顯示實時彈幕。
在抖音搜索“心理咨詢”,出現數百個不同等級的賬號,視頻內容多以分享心理學知識技巧和解答用戶投稿為主,有的賬號不區分類型,有的則深耕家庭情感、兩性心理、育兒等話題。近兩年來,隨著付費直播的發展,越來越多咨詢師開通直播,與來訪者連麥。
從線下到線上,從一對一交談到萬人圍觀。當心理咨詢師走進直播間,改變的不僅是工作場所,其市場化之路還存在許多倫理爭議。
“連麥的人都清楚正在直播”
面對來訪者在連麥中說“不想活了”這樣的突發狀況,月之能做的,就是快速進行語言疏導,詢問原因,提供理解那件令他此刻痛苦之事的新思路,讓他覺得沒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彈幕上不斷彈出安慰和建議,一群人共同為一個陌生人揪心。最后聽到來訪者說“心情好多了,今天不想死了”,大家舒了一口氣。
月之不放心,把工作室的聯系方式給他。后來對方又連了幾次麥,月之感受到,對方慢慢從非常拒絕與外界溝通,轉變為愿意嘗試學習新技能的狀態。
月之希望,在有些人對生活絕望之前,至少可以嘗試向專業人士求助。月之16歲也有過抑郁狀態,那時候一位心理咨詢師小姐姐拉過她一把,從此在她心里埋下心理學的種子。在成為專業咨詢師之后,她每個月都會預留兩個低價咨詢名額給學生群體。在她的直播間里,平均連麥一次200抖幣(安卓系統1元可充值10抖幣),“直播兩小時的收益可能不及線下一對一的50分鐘咨詢”。
傳統心理咨詢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 校對:胡曉菲 胡欣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