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下的新理財時代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由投資狂熱向理性理財轉向的時刻,2008年之于中國內地人,正如1997年之于香港人。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過后,香港人對待財富的思維開始轉變,由投機時代轉向理財時代,投資時更加注重保本前提,調整花錢的速度來配合自己的壽命,這對今天的內地民眾頗有借鑒意義 

好了,這一次我必須承認金融危機真的來了。因為當身邊的朋友都在討論年終獎打折和裁員,報紙上開始連續刊登師奶們如何省錢的各種秘訣時,領導說我們不裁員的消息聽起來是那么的溫暖。

三四年間,伴隨著中國股市與房市的大起大落,以及全球金融危機的不期而至,中國人在改革開放30年來第一次興起的理財熱剛開頭就失去了方向感。毫無疑問,這是一次由投資狂熱向理性理財轉向的時刻,2008年之于中國內地人,正如1997年之于香港人。

1997年,席卷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給中國造成了很大傷害,但普通的中國人并沒有太深刻的印象,那時候中國和世界的交往遠沒有像今天如膠似漆。

香港人對這場經濟危機卻有著切膚之痛,長期以來香港不死的神話被打上了問號。尤其以房地產業為典型代表,很多人按揭買房后,發現要還的貸款比房子當前售價還高,不動產成了“負資產”,十多萬業主瞬間變成了“負翁”。

就連人稱“瀟灑哥”的明星鐘鎮濤也被迫宣布破產,這固然和他敗家的老婆章小蕙有關,但根本原因還是“瀟灑哥”投資房地產失敗,欠下了2.5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