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香味蠟燭背后的現代產業鏈:牽一發而動全身
很多廠家即便生產效率不能恢復,也要保持生產,是因為有沉沒成本,比如,訂單要交。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企業保持持續運行,人、物、資金才能運轉,客戶才能維系。所以,即便不能全面運行,會虧損,企業也寧愿保持生產,說白了,他們是為了等待全面恢復或生意火爆的那一天。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一位香味蠟燭的品牌商談到自己面臨的生產問題,有趣而深刻。
最初是香料產地受omicron暴發影響,種植香料的農民無法干活,香料產量銳減,香精價格直線上升。出于成本考慮,這家蠟燭品牌商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替換香料,這花去了他們幾個月時間。找到后,或許是新的產地,涉及植物檢疫之類的,在海關又卡了一個月。拿到香料后,進入制作環節,做出個各種樣本,發給客戶。然后,等到客戶有回復了,蠟基又缺貨了。
蠟基是做蠟燭的一種材料,有石蠟、椰子蠟、棕櫚蠟、大豆蠟、蜂蠟等等,其中石蠟是市面上最常見的一種蠟基。石蠟是通過石油提取出來的,由于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事導致全球石油價格上漲,所以蠟基也漲價了。
在市場中,一樣東西漲價,它的替補品也會漲價。就像豬肉漲了,人們就會更多地去吃魚肉、雞肉,這些肉也要漲價。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知了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