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人買的惠民保:公益與商業如何協調?
從現有的公開數據來看,大多數“惠民?!钡膮⒈B识荚诋數厝丝诘?0%以下。
個賬開放是影響參保率的重要因素。個賬支持參保地區的平均參保率為15.1%,遠高于無個賬支持的3.8%。
惠民保作為高頻發生的醫療險,在高效核保理賠、精準控費、成本測算、風險管控等方面,都為險企提供了珍貴的醫療數據,以及控費手段。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顧策
2022年,全國1.4億人購買、以低價為賣點的商業健康保險——惠民保,迎來了一輪漲價。
火爆全國的第三年,全國1.4億人購買、以低價為賣點的商業健康保險——惠民保,迎來了一輪漲價。
2022年5月25日,上海版惠民保產品“滬惠?!遍_售,價格由去年115元上升到129元。蘇州“蘇惠?!钡膬r格則從2020年的49元提升到79元,兩年漲價75%。
還有一些城市選擇了“迭代升級”,比如重慶市“渝惠?!庇稍瓉淼?9元一檔,變身為69元、169元兩檔。
惠民保又被稱作“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是一種由地方政府牽頭、保險公司承保的普惠性補充醫療保險產品。漲價的原因不難理解:理賠過高了。
根據近日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鎂信健康聯合發布的《2022年惠民??沙掷m發展趨勢洞察報告》(下稱報告),截至2021年底,全國已有27個省份推出了200余款惠民保,參保人次達到1.4億。
鎂信健康CMO、上述報告執筆者之一的萬小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除了價格低廉,惠民保廣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將那些被商業保險拒絕的群體納入保障范圍,比如老年人和擁有既往病史這樣的高風險人群。
惠民保本質仍是商業保險。按照精算規律,保費的高低應當取決于用戶的賠付風險。無視個體風險收取統一保費,會加速“逆選擇”——健康的參保人逐步離去、帶病的參保人越來越多,產品終究不可持續。
于是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支持惠民?!伴_源”,譬如放開醫保個人賬戶,鼓勵個人購買惠民保。但險企更在意的是“節流”,即通過獲取診療數據、參與制定醫保商業保險目錄等方式,深度參與到藥品、器械等醫療成本管控中,這也是國際上更通行的方式。
依靠行政力量為惠民?!袄m命”也引發了新的問題:醫保賬戶資金,能否用于購買商業保險?如果賠穿,為產品隱形背書的地方政府是否應該兜底?
“惠民保理想的狀態是‘社商融合’?!敝袊缈圃菏澜缟绫Q芯恐行闹魅梧嵄母嬖V南方周末記者,即在基本醫保和商業保險“兩層皮”的覆蓋下、在地方政府深度參與惠民保的同時,幫助參保人獲得多層次的、基本醫保以外的醫療服務。
基本醫保的疊加還是升級?
2022年5月初,成都“惠蓉?!庇瓉淼谌臧l售期。這是由四川省醫保局、成都市醫保局指導,四川省保險行業協會支持,中國人壽、人保財險、太平養老等11家保險公司共同承保的惠民保產品。
“惠蓉?!北灰曌餍袠I發展的“分水嶺”,它不僅是業內首個以商保聯合體形式出現的產品,更開了政府參與惠民保設計的先河。
首年發售時,成都市醫保局就以“社商融合型健康保險”定義惠蓉保,并決定“通過數據、宣傳、結算網絡等非資金要素來支持商保發展”。
地方背書直接提升了民眾購買意愿?!盎萑乇_B續三年的投保人數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