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特:看完就想推薦的兩本書

換句話說,在作者看來,人類的休閑時間之所以沒有隨著生產率上升而提高,完全是因為大量做了有效工作的生產者生產的價值,被制造摩擦和“破事”的人拿走了。

責任編輯:劉小磊

《從驚奇開始:青少年哲學第一課》,劉擎等著,北京日報出版社,2022 (資料圖/圖)

之所以讀這本書,當然不是因為自己現在這把年紀還可以自認為是青少年,而是因為對于教師和研究者來說,閱讀別人寫的杰出教材或青少年科普讀物,本來就是提高自己教學和溝通業務水平的必修課。在讀之前,我想象了要把這樣一本書寫好,是怎樣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有《蘇菲的世界》在前,如果只是將哲學史上的概念進行簡單串聯和通俗化,想獲得好評的難度必然是很高的。如果要很好地應對這一挑戰,并做出開拓和超越,則必須把歷史、當下乃至未來聯系起來,讓經典理論和相關學術前沿相結合,讓哲學這一來自上古神殿時代的古老學科能夠回答互聯網賽博空間的疑問,并幫助人們打開對未來的元宇宙和星際空間的視野。劉擎老師領銜的這本書很好地回應了以上這些時代之問。其中,我印象特別深刻的點有以下這么幾個:

(一)對于很多哲學書都會講的“忒修斯之船”問題,即如果一艘船的木板由于海水浸泡逐漸腐朽,于是人們用新的木板一塊一塊地換掉原有的木板,最后船上所有的木板都被換掉了,那船還是原來那艘船嗎?作者不僅討論了原有問題背后的同一性概念,與當代背景結合更緊密的人的同一性問題認定問題,比如,人的同一性是由身體器官、基因還是大腦里的記憶數據定義的?還介紹了最新的“敘事的自我”(narrative self)理論,即一個人、組織乃至國家難免在不同的時代和階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不同的狀態和功能,而自我的同一性,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能否講出一個相對完整、連貫、內部自洽和一體化的故事。以“敘事”或者“故事”作為概念的出發點似乎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