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人的灣區生活

“作為香港人始終相信,努力終究能掙脫困境?!?br />
“我在外講普通話、回家講粵語、跟潮汕的家人說潮汕話,一天之內‘不斷’切換,”她樂在其中,“我覺得我是回歸后的香港人的一個縮影?!?br />
(本文首發于2022年6月3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22年6月29日,隨著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紀念日臨近,各種慶?;顒訚u次展開。維多利亞港漁船巡游氣氛拉滿,民眾揮舞著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祝愿香港明天更美好。 (人民視覺/圖)

距離香港回歸25周年的日子,只有一天了。

香港街頭節日氣氛漸濃。維多利亞港兩岸,迎回歸的巨幅海報驚艷亮相;灣仔利東街上,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旗匯成一片“旗?!?。

“三年沒回家了,這次回來看看家里人?!狈蹈鄄痪玫幕洸藥煾祻垈僬χ哂H訪友。2018年,他到內地創辦了自己的創新粵菜品牌,如今在深圳擁有一家餐廳,還籌劃著待經濟寬裕后再盤下隔壁的空鋪。

在同一時間段里,居住在廣州的港星張文慈,已經直播了4個小時。她拿起放在桌面上的礦泉水,仰起頭“咕咚咕咚”喝了半瓶。隨后走到直播臺前面,問助理今晚的“戰況”如何,得到“還不錯”的回復之后,張文慈笑了。

曾是“周星馳御用配角”的黃一山,則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后回到位于廣州的住所。六十多歲的黃一山,仍然是個“工作狂”。

而位于深圳龍崗區的“好運來”茶餐廳,營業到晚上11點關門。最后一名顧客,點了杯“絲襪奶茶”,跟老板鄭加明說口感不錯,很地道。鄭加明一高興,送了顧客一張10塊錢優惠券,告訴他多帶些朋友來。

這是他們普通的一天,是許多港人灣區生活的日常一天。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每年有成千上萬香港居民來到廣東。據香港勞工及福利局2021年10月披露,約有53萬名香港永久居民經常在粵生活。多年來,他們有的融入內地,葉落歸根;有的抓住機遇,創業淘金;有的初入職場,為未來蓄力。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更是在每一個日常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深度影響著港人的生活。

回歸25年來,香港與內地的融合發展,由他們見證。

回歸一代,“兩邊都是家”

25歲的香港女生李曉琳目前在深圳工作,是一名剛入行不久的法律從業者。

她所在的公司位于深南大道旁的一棟高層寫字樓里,站在會議室望向窗外,可以看到遠處的深圳灣。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那一年,香港出生的約6萬名嬰孩,也被稱為“回歸寶寶”。李曉琳出生在回歸前夕,也是回歸寶寶中的一員。2007年香港回歸10周年之際,香港迪士尼和海洋公園為“回歸寶寶”提供免費入場游玩的福利,李曉琳對此印象深刻,“小時候對香港的印象都是‘玩’?!?/p>

由于父母分居兩地,她經常往返于香港和順德之間,家的概念也漸漸清晰——“一邊是媽媽,一邊是爸爸。對于我來說,兩邊都是我的家?!?/p>

“我試過和我舅舅一起,站在深圳灣公園望著對面(香港),因為那里是深圳離媽咪(和香港)最近的地方。我真的很想念她?!币咔榘l生后,她差不多兩年沒回過香港了。如果回到香港,她最想吃“住家飯”,喝“媽媽煲的湯”。

像李曉琳一樣,正在暨南大學讀書的陳童,也常?!翱缭健币缓觾砂?。

陳童出生于1997年,祖籍潮汕。從記事起,她便常常跟隨經商的父母往返于香港和內地,到過不少內地城市旅行。

她欣賞香港“無論是什么膚色、什么語系的人,都可以在這里找到朋友和適合的生活”;也“心水”廣州古樸典雅的騎樓文化和慢生活。

在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蓁蓁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