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也能賣錢”:過熱的林業碳匯
“層層條件篩選下來,可以開發為林業碳匯的對象,占當地森林總面積10%就不錯了?!痹S多“圈地公司”要么沒搞明白,要么故意沒有告訴地方政府和農民。有的公司也并非不懂專業知識,“他們會說,‘如果不跟領導吹吹牛,我也拿不到這個合同?!?br />
(本文首發于2022年6月3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汪韜
2021年9月,江西吉安泰和縣蘆居山林場林區,新造的杉樹幼林漫山遍野。中幼齡林能凈吸收二氧化碳,可以開發成碳匯項目。
“空氣也能賣錢?!?/p>
幾年前,對于如此話術的推銷,大家會認為是騙子。而今,隨著碳中和話題不斷出圈,當不止一家公司講出相似的財富故事時,更多人漸漸釋疑。在全國不少縣城、小鎮乃至村莊,地方官員和農民已經或準備把林權證托付給登門拜訪的公司。
這些公司推銷的是林業碳匯生意。碳匯,指吸收二氧化碳。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這一大自然的基本規律,經過人為設置的方法學和諸多流程,可以開發成林業碳匯產品,在碳市場上交易,變成真金白銀。
打著火熱的碳旗號,良莠不齊的相關公司正在跑馬圈地,搶占森林資源,有的甚至采用忽悠、夸大等話術?!傲謽I碳匯的火熱,是一種畸形的熱,背后是信息不對稱,或者說是炒作?!北本﹦P來美氣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姬宏旺直言。
扛著打印機進村簽約
龔建在四川省雅安市某地工作,在他印象中,從2020年末到2021年下半年,大概接待了十幾家登門拜訪的碳資產開發公司。
雅安是世界上首先發現大熊貓的地方,森林覆蓋率約70%,位居四川省第一,全國前列。
這些公司正是沖著當地豐富林業資源而來。龔建回憶,有的公司拍著胸脯保證,只要把林子交給他們,他們將承擔開發林業碳匯項目的全部成本,政府不用出一分錢,只需在未來項目取得收益后再按比例分成。有的“畫了大餅”,稱項目未來可能有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的收入。
這些公司大多是四川省外民企,少數是省內國企旗下的子公司,他們的拜訪之地還包括雅安市其他縣以及四川其他地市。中創碳投咨詢事業群副總經理孟兵站粗略估計,全國可能有半數以上的林地都被碳資產開發公司光顧過。
2021年,孔祥艷成立了廣西桂盛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進入林業碳匯領域。她在朋友圈寫道:“有人問我們做林業碳匯開發以及碳資產管理為什么那么有信心,因為我們手里既有買方資源又有賣方資源。還有一個遍及廣西各大縣市的龐大的優秀團隊?!?/p>
買方資源,指的是她熟悉的兩千多家工業企業——2015年起,孔祥艷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做售電公司,積累了不少客戶,他們都是林業碳匯的潛在買家。而賣方資源,正是靠“遍及廣西各大縣市的龐大團隊”打下的基礎。
根據孔祥艷的統計,廣西一個縣最少有幾十萬畝林地,“有上百萬畝也正?!?,和很多公司直接與縣政府打交道的方式不同,孔祥艷的公司采用多元化發展道路,其中就包括“農村包圍城市”——廣西林業改革落實很到位,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林權證。
業務員下沉到村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