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調味品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黃家楊 張婧然

眾聲喧嘩,心境空虛,沒有路向。更多無名制作單位,更多音樂流通秘道,暗布城市的酒吧夜店劇場,人際—幫派—山頭—地域的網上通路,不斷滋生又消失,復雜而隱蔽,音樂的版圖疆域晦暗不清。“2008年”,“華語音樂”,這樣的概念像是虛擬名詞,一片模糊,沒有人還能夠進入它的現場,君臨新近發生的眾聲。

聽流行的,聽搖滾的,聽前衛的,過去,他們彼此惡語相向,相互攻擊;如今各玩兒各的,甚少發生口角。酒足飯飽之后,各路人馬各去各的地盤游逛,幾乎碰不到一起去。你聽你的,我聽我的,你那邊兒發生了什么?關我什么事!被自己的聲音包圍,對周遭發生的其他聲音睬都不睬。對身邊的這個世界,我們正變得前所未有的陌生、冷漠。

精神生活變成時尚消費,置身其中的廠家和玩家都沒覺得這樣子有什么不合適。但是即便從產品的滿意度來看,這樣的狀況所產生的結果也并不如意。中國流行樂自進入全球時尚以來,個性人物越來越少,即使是商業標榜出的個性人物,在大眾中打下烙印的竟也少得可憐。在流行樂界流通的,是全世界的流行語。除了時尚音樂語匯,沒有別的音樂語匯。這非常無趣,也是為什么時尚音樂鋪天蓋地卻能讓人充耳不聞的根本原因。

2008年的華語流行樂,處在R&B、嘻哈、小資音樂熱點模糊后的互融時期。幾個陣營都不再強豎標簽,而產生向其他陣營、形式的滲透與融合。男聲繼續流行陰柔、柔滑、磨磨嘰嘰的聲音,源自美國黑人在R&B領域的塑造。女聲繼續流行業余的、嗲聲的、扮可愛和趣怪的唱腔,源自歐美獨立民謠的遺風。歌詞則流行一種含含糊糊、瑣細、不規整的風格。

有何新事?沒有。能讓我們有點印象的有:王若琳《Start From Here》、李正帆《二月三十一,我將離開你》、蕭敬騰同名專輯、王箏《沒有人比我更愛你》、陳奕迅《不想放手》、王力宏《心跳》、黃立行《最后只好躺下來》、方大同《橙月》、羅憶詩《旋轉愛》。有趣的是,在2008年的模糊氛圍中,即使是最大眾的明星,也變得不再大眾,全成了小范圍內的知名事物。

在搖滾樂和民謠領域,這一年的出品很少。有兩個現象比較突出:中年藝人在不同程度地感念歲月,從親情、故鄉、過往的生命獲得安慰,換上了溫暖理解的目光。搖滾新人類型模糊,不再作風格標榜,歌詞上好像沒什么話可說,說時尚英語、古怪英語或意思很少的漢語,但是音樂相當成熟、融合。不管新人舊人,不管哪種作派,都不怎么與外界相關。曾幾何時,搖滾和民謠的景觀是“外面歌舞升平,內心兵荒馬亂”,2008年展開的卻是另一種風景,不管外面歌舞升平還是兵荒馬亂,都與我無關。2008年,搖滾樂和民謠好像與這個時間不相干,而在完全自我的氣氛中展開了另一段心理時空。

有何新事?沒有。值得我們重視的作品有:左小祖咒《你知道東方在哪一邊》、聲音碎片《把光芒灑向更開闊的地方》、痛苦的信仰《不要停止我的音樂》、腰《他們說忘了搖滾有問題》、小娟《紅布·綠花朵》、IN3《未知藝術家》、許巍《愛如少年》、陳珊妮《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陳升《美麗的邂逅》、冬子《十方》、P.K.14《城市天氣的航行》、MC Hot dog《差不多先生》、果味VC《Great Restoration》、黃耀明《King of the Road》、徐宏偉《沙揚娜拉·詩樂園》。

上世紀末直到2006年,前衛音樂曾經有過一段黃金時光。但近兩年,這個領域變得日益詭秘,卻愈發像一種密室奇術。不食人間煙火,蔑視大眾需求,這樣的姿態會不會最終將它自己逼進絕路?去年最受關注的前衛音樂家是李鐵橋,出版了自由薩克斯專輯《風啊,他們瘋了》。

宗教音樂的一時興盛,是2000年代的新景致。佛教音樂公開出版,呈遍地開花之勢。無論是田野錄音,還是選擇名寺、名師實錄,都能夠成就杰作,但偏偏沒人這么做。2008年滿耳是仿佛口水歌的誦經錄音,人員拼湊、人聲膚淺、樂音輕浮、制作業余。

李思琳《奇異恩典》、何訓田《如來如去》,是兩張抵達了一定境界的宗教唱片。

2008年,中文音樂的創造力空前虛弱。罕見的多事之秋,但是中文音樂與此無關,異常平淡。今天的音樂,不過是生活中的調味品,什么都不要,只要一點點好聽就好。它響起的原因,響起的地方,響起的方式,都實在太過輕易。

2009年1月18日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