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臺風“暹芭”,追風者五次穿越臺風眼
第一次進入風眼的時間在當天10時許。他們發現一路上“風勢減弱、天空變亮,雨也基本不下了”。
此次追風讓王路澄興奮的是,他拍攝到了臺風眼中太陽露出云層的畫面;而蘇鏑坷的興奮點在于,他又一次捕捉到了臺風來臨時具有破壞力的那一瞬間。
王路澄解釋,原始數據的收集分析不僅能滿足愛好者們的好奇心,對臺風的科學研究也有所裨益?!拔覀兊臄祿纫呀涍_到兩秒監測一次?!?/blockquote>責任編輯:何海寧
追風者經過海島時,看見岸邊翻滾的海浪。
慢慢地,呼嘯的風雨開始減弱,空氣的轟鳴也小了許多,天空亮了起來,蘇鏑坷看著檢測到的氣壓數值在慢慢下降,他和同伴王路澄知道,自己已進入了臺風“暹芭”的風眼。
這并非氣象愛好者蘇鏑坷和王路澄第一次進入臺風眼,此前,他們曾在華東數個省份多次觀測登陸的臺風,但像追趕“暹芭”這樣5次進入其中,無論對于他們還是其他氣象愛好者,都是很難得的經歷。(相關報道詳見2021年6月18日《追風暴的人: “追風暴像一種音樂,在最高潮處戛然而止”》)
作為2022年登陸中國的首個臺風,7月2日15時許,“暹芭”在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沿海登陸。前一天夜里,在臺風可能登陸的地區——茂名、雷州、湛江等地,均發布了臺風紅色預警信號。
7月2日上午開始,蘇鏑坷和王路澄驅車從湛江吳川出發,沿著228國道一路向東,經過農田、工廠和海邊,到達電白、陽西,收集“暹芭”的軌跡、氣壓、風速、濕度和露點溫度等數據。
蘇鏑坷回憶,這次“追風”順利進行,一部分源于“暹芭”由西向東移動緩慢,一部分源于它的強度能讓車輛穿梭其間,當然幸運也很關鍵:選擇合適的方向,恰好跟著臺風的移動路徑。
“風會一直吹著你的車,讓你偏離預期的方向,握著方向盤,你可以感受到風的力量,這時就需要你跟它做一個微妙的對抗?!?蘇鏑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對氣象愛好者而言,很難拒絕這個感受大自然威力的機會。
一路向東,進入臺風眼
蘇鏑坷是一名20歲出頭、追過多次臺風的氣象愛好者,王路澄是新浪微博“中國氣象愛好者”的運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木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