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暴何以成性?聽聽犯罪學家怎么說
如果一個人依次經歷了這四個階段,那么此人就實現了“完全暴力化”,暴力就會成為他唯一聽得懂的語言,無論是社區感化、勞教規訓還是捶楚刑求,都不可能逆轉他的心智,讓他回歸暴力化之前的狀態。
(本文首發于2022年7月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每當見到視頻鏡頭中的施暴事件觸目驚心,人們總會異口同聲提出疑問:他們怎么了?是退化成動物了嗎?為什么會下得了手?“暴力成性”這個成語只能解答一半疑問,關鍵問題在于,暴力何以成性。
美國犯罪學家朗尼·阿森斯給出了一個成熟的理論:“暴力化”(violentization)。這個詞也與“-tion”后綴的諸多拉丁化詞匯一樣,概括了一段動態的演化歷程。與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揭橥的著名概念“體制化”(institutionalization)一樣,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幽暗之處。
與“憎恨監獄,適應監獄,再到喜愛監獄、再也離不開監獄”的“體制化”一樣,“暴力化”在阿森斯的理論里也經歷了四段過程。
第一步是“暴虐化”。它由三種初級體驗構成:“暴力鎮壓”(violent subjugation)、“個人恐懼”(personal horrification)與“暴力規訓”(violent coac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木易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