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分內卷:“刷題家” 壓倒“做題家”,減負初衷何在?

會考即畢業考試,屬于通過型考試;而中考、高考是升學考,屬于篩選型考試。后者的社會關注度遠遠高于前者,就是因為會考僅僅是確認畢業資格,不涉及資源分配。而升學考決定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分配。

(本文首發于2022年7月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日前,2022年北京市中招各區分數段人數統計出爐,網友驚呼“內卷”。滿分660,海淀區僅655分以上(不含)就有517人。全區前2000名的分界線卡在了651分,即失分率不超過1.3%。其實,這不是海淀或北京獨有的現象。

杭州亦是。中考成績公布后,家長、學生競相曬成績,數學滿分、語文“110分+”得意非凡。然而,皆大歡喜很快就成了擔心分數線“高攀不上”的憂慮。最終的重點錄取線讓不少家長、孩子笑不出來了。

“考分通脹”帶來的不是勝利的喜悅,而是心情的過山車,更讓正在備考的初二準考生們陷入了刷題大戰的深淵。

不少人認為,“考分通脹”的原因是考試難度大幅下降。降低考試難度的初衷是為了減負,但是實際效果卻事與愿違?;A題比重大幅增加,整體難度降低,確實可以讓校外教培無用武之地。但是,刷題熟練度訓練取代了解題思路的技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may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