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的“熬夜水”風靡朋友圈,真管用還是智商稅?
年輕人逐漸成為了功能性食品的忠實消費者,但一味盲目地“朋克養生”,大概率只是被掏空了身體,也被掏空了錢包。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養生帶來的“智商稅”有哪些。
責任編輯:劉韻珊
“熬最晚的夜,喝最補的水”,是這一屆年輕人的養生態度。
繼啤酒加枸杞、可樂放黨參等“朋克養生”方式在年輕人中流行后,最近,一款有一整根人參的“熬夜水”飲料掀起一股新的熬夜滋補風。
據了解,該產品售價每瓶20元,大約于一個月前開始在便利店上架,推出后往往迅速售罄,個別城市甚至需要代購才能買到,每瓶加價10元至20元不等。社交平臺上關于該產品的測評超過2萬篇,大有出圈之勢。
年輕人為什么紛紛愛上“熬夜水”?“熬夜水”真有效果,還是只是在收“智商稅”?
年輕人是熬夜主力軍
“熬夜水”走紅理由顯而易見,因為年輕人是熬夜主力軍。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從2022年起到2030年要達到7至8小時。問題是,每天的睡眠時間能夠達到這個標準的成年人并不多,《2021年運動與睡眠白皮書》顯示,我國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
今年世界睡眠日發布的《這屆年輕人不好好睡覺研究報告》顯示,僅17%調研人群表示擁有高質量睡眠。
在調研人群中,64%每周至少熬夜3次,近四成95后、00后處于天天熬夜狀態,半數80后90后一周至少3次熬夜。00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