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鸰:從婚姻家庭寫盡人世間
“人性有這一面,那么就大大方方地把它說出來?!?br />
“能讓劇本情節合理、人物有血有肉的,惟靠文學。血肉、細節不僅不使觀眾著急,反而使他們深陷其中,反而使作品有一種可以長久咀嚼的美麗?!?br />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楊靜茹
01
2022年春天后,作家、編劇王海鸰感到從未有過的閑適。
去年2月,《人世間》劇本尚未完成,劇組在東北開機。69歲的王海鸰從早上七八點工作到晚上七八點,上午寫新的,下午改老的,晚上聽演員對劇本意見的語音留言,在考慮如何修改的同時,等待來自一天拍攝收工后的劇組對新發過去的劇本的圍讀意見。本來上午寫作下午健身看書閑逛是她多年不變的生活節奏,那幾個月只能每天晚飯后抽空做三遍八段錦,得保證身體撐住不出問題。
劇組反饋過來的意見少了還好,多了,她就會焦慮,只能加大安眠藥的服用量,同時吃三種,一把送下去,保證睡眠才能保證次日的工作。以前每次完成一個項目,身體總會出點毛病,人高度緊張后一懈下來,容易出問題,有一回曾腿疼到不能走,但都沒這次厲害,這次結束后,高壓到了160,以前她血壓低??粗嗅t,大夫說,“脈太緊了,邦邦硬?!?/span>
《人世間》拍出來88集,播出時58集,講東北一個周姓大家庭在共和國50年變遷中的生活史,涉及人物幾十上百,劇中必不可少的企業成長、官商交道過程,超出王海鸰的生活積累,除了查閱東北老工業基地資料,她找人問、找書學。劇播后,她看了幾遍,第一遍用平板開彈幕,發現觀眾對官商、企業的興趣不如對周家。她自我審視,后20集整體破綻不多,但“濃濃抓人的生活細節少”。
寫完后,她每兩周去次醫院看中醫,調理一個月后血壓恢復到了從前的偏低水平。5月的一個下午,采訪前,她剛給家里的月季松了土。養植物要下功夫,也是她最近體會到的。她還種了檸檬海棠黃瓜西紅柿茄子,阿姨是她的技術指導。其中月季最是皮實好養,從前她種過,到最后總是不了了之,她以為自己沒耐心,現在發現不是。她對寫作就很有耐心。這么多年一直朝著既定的目標奔,導致她沒心情沒精力做其他事,近來反思,“都說年輕好,年輕是好,但要讓我重活一遍,一點不想?!蹦贻p時做不到從容,做不到心靜,沒那個資格,“得忙工作忙孩子?;叵肫饋硗Σ黄饍鹤?,我給他做飯根本談不到口味,就是碳水蛋白維生素纖維素的配方飼料?!?/span>
《人世間》是2022年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國產劇,豆瓣上超17萬人標注“看過”,評分8.1,在近年國產劇中算是不低。
朋友說現在是她的成熟期,應該再多寫些這樣的作品,也算為社會做貢獻。環境似乎也在變好,起碼,王海鸰感到資方更注重劇本的文學性,有好幾本“看來不可改編的小說”被花重金買了版權,找她改編,她沒敢接。如果是五十歲、哪怕六十,她都可能受到“蠱惑煽動”,但現在快七十了,是“想輕松到什么時候就輕松到什么時候”的年齡了,該見好就收了。
02
王海鸰上一次“見好就收”是1999年《牽手》播出后。
上世紀90年代,作家、編劇王朔說過一句話,“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最強音,影視就是目前時代的最強音?!薄稜渴帧房伤闶?0年代末中國電視劇里的最強音,電視劇、導演、男女演員,橫掃飛天獎、金鷹獎。王海鸰的同名小說出版不到兩個月,印刷10次。
各種劇本邀約找上門,王海鸰統統婉辭,決心寫自己想寫的。兒子養到九歲,她有生活積累想表達?!俺隽艘粋€作品,夠你吃幾年的,經濟上和心情上??梢圆荒敲唇箲],可以不看別人,可以眼睛向內審視。當時外邊的名氣還余音裊裊,工作上給單位寫的話劇在全軍巡演,都讓我有資格有資本長舒口氣?!?/span>
《大校的女兒》寫作花了近兩年,被認為是王海鸰的半自傳。全書從第一人稱的視角展開,內心活動豐富。女主角叫韓琳,和王海鸰有許多相似之處:出身軍人家庭,常年在海島工作。1983年,“各大文藝團體青黃不接”之時,王海鸰這個“兩眼一抹黑”的年輕的小說作者被調到北京總政話劇團。韓琳在北京工作,連續六個劇本被放棄;創作不順時,王海鸰想回濟南軍區,方便陪媽媽,被拒絕。到了一定年紀,結婚成了“買生活必需品”,韓琳和王海鸰都被主流價值觀裹挾,經歷過一段不順的閃婚。
《大校的女兒》2001年出版,發行不似《牽手》火爆。但采訪后的一天,王海鸰說,作家出版社剛又和她簽了再版合同,說明這書長銷。
寫《牽手》那會兒,王海鸰正遭遇職業上的重大危機。作為總政話劇團創作員,她要完成任務,寫好的話劇作品。話劇舞臺要求強沖突,她受的文學教育是淡化故事,兩種創作觀擰巴。1998年初的一晚,兒子在身后睡熟,她在電腦前寫一個小劇場話劇,接到政治部主任電話,說,領導想讓她轉業。當時她如果轉業資質不夠留京,得帶孩子回濟南老家。父母已前后腳去世,濟南她沒有家了?!耙粋€人無家可歸倒也罷了,但身后還有一個全身心信賴依靠你的孩子?!蓖鹾{_記得,“大的變動來了,我反而心格外沉,沉靜”,放下電話接著寫那部小劇場戲,寫完后得以排練,演出效果不錯,危機初步化解。
接著“九八抗洪”,她被派到九江。她先把兒子送到火車站,由自己妹妹接走。當時情形最危險的是荊州,九江沒有險情。結果她到九江第二天遇上決堤。九歲的兒子天天在濟南姨媽家中看《新聞聯播》,想知道媽媽是不是還好。
從九江回來,王海鸰寫了個話劇《洗禮》。不同于一般任務劇,《洗禮》的重音放在后方,主角軍官在軍人家庭長大、深入一線抗洪,父母妻子和成年的兒子在家牽掛他?!断炊Y》拿了所有的戲劇獎項,“五個一”工程、曹禺文學獎、金獅獎等等。王海鸰還立了二等功,職業危機徹底解除。
《牽手》寫在《洗禮》之前,1995年,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約她寫個東西。工作之余,她按自己意愿放開寫,從一個家庭寫起,寫男人女人的婚姻之癢。寫這個劇時,王海鸰的兒子五歲,劇中夫婦倆的兒子丁丁也是五歲,很多臺詞都是直接用自己兒子的原話。
導演楊陽三十多歲,有心氣、要求嚴格、想出好作品,看到《牽手》劇本如獲至寶。她找投資,到處碰壁,“孤兒似的”,最后中央電視臺決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