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色,戒》時代”元年 2008電影觀察
我們并不是生活在一個滴水不漏的世界,但在我們的電影里,世界好像必須是滴水不漏的。我們做小學生的時候就學會了嘲諷“掩耳盜鈴”的故事,長大之后才發現這個事情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不接受也不行。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黃家楊
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每年開兩次新聞通氣會,多年來的慣例,會給受邀的媒體記者準備一份禮物。大約兩三年前起,這份禮物用同一種形式固定下來,而且非常得體:一張充有300元金額的“中國電影一卡通”。所謂“得體”,因為卡里的錢必須貢獻給電影票房;如果記者們拿去送人,還可以讓更多的人走進電影院。既然政府機關的公關開銷是回避不了的現實必然,這樣的方式真是聰明又在理。
2009年初的電影局通氣會,記者們收到的“一卡通”里不是300元,而是500元。在公司紛紛裁員、國企高管降薪,全社會似乎都在縮減支出的時候,莫非電影市場反倒格外紅火?當然,電影局禮物變厚與電影市場利好之間未必有直接的邏輯關系,但從年末開始,電影院的確火了。
2008年國內電影票房收入43.41億元,比2007年增長10億多,而12月的收入超過了5億,電影局表述為“井噴式增長”。一位官員透露:“電影院出奇地火爆。有上面領導的子女買不到電影票,都反映到我們這兒來了。”“除了中國足球還算正常,一切太不正常”的2008年,的確不大可能成為電影的好年景。太多的非常事件牽動著國人的心緒,看電影、關心電影的閑情實在有限;另一方面,對中國形象格外重要的一年里,電影審查的收緊又是業內公認的現實。這樣的情形在奧運會之后得到些許緩解,而隨后的全球金融危機,使電影成為相對經濟的城市消遣方式,雖然中國的電影票價仍然不便宜。
《十全九美》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純山寨電影” 圖/本報資料圖片
審查最嚴格時期
廣電總局網站的“政務信息”里,2008年第一條“工作通知”的內容,是處理了一部電影。1月3日發布的這條通知,宣布吊銷了電影《蘋果》的公映許可證,雖然這部電影其實已經從影院下線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