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日本的“暗殺文化”
從明治時代到二戰前的昭和時代,在日本從政可謂是高危行業。1936年發生的“二二六兵變”,一天之內兩名前首相被殺,在任首相死里逃生。另一位刺殺的對象鈴木貫太郎海軍大將,則在1945年出任首相。也就是說,這次事件的刺殺對象竟然包括了日本前后四位首相。
責任編輯:陳斌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進行街頭演說時遭遇暗殺,不幸身亡,震驚世界。
在人們的印象中,日本社會素以和平安定著稱,是全球公認的“安全大國”,堂堂前首相竟然喋血街頭,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其實,日本在歷史上曾是“刺殺大國”,政壇流血事件層出不窮,直到戰后“列島改造”后才趨于消失。
公元十世紀左右的平安時代晚期,日本模仿唐朝的律令制體系走向瓦解。武士集團逐步脫離朝廷中央集權的羈絆,走向了政治舞臺的中心。武士階層以武立家,一言不合拔刀相向是他們爭權奪利的基本手段。而且,早期武士集團的組織化程度不高、規模不大,關鍵人物的個人作用凸顯,一人生死足以改變政治走向。因此,日本傳統武家政治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政治“公仇”和個人“私怨”合而為一。即便幕府建立后,武家政治也走向了普遍組織化、律令化的集權形態,對政敵直接肉體消滅的狠戾之氣也沒有消失。
鐮倉幕府的前三代,竟有兩代死于刺客之手。二代將軍源賴家和外戚北條氏爭權失敗,被廢黜流放幽禁,最終死于北條氏派遣的刺客之手。幕府將軍是日本政治的實權者,可算是古代版的日本首相。源賴家或許稱得上第一位死于刺殺的日本首相了。
源賴家的弟弟源實朝兄終弟及,成為鐮倉幕府第三代將軍時,北條氏已經牢牢地掌握了政權。他安安分分地當了17年政治傀儡,傾心文化,長于和歌。如此“佛系”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木易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