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業水平測試替代中考不公平也不科學丨議教

水平測試是粗顆粒的評測,核心目的首先是教育質量檢測,而不是選拔。很多時候也用ABC等簡單的等級表述,我們熟悉的GPA(績點)的成績表述與此類似,只是粗分,不是細分。

選拔性考試,本質就是為了篩選,也可以認為是細分了的教育質量檢測。我國的高考是其中的代表,中考也同樣。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2年6月24日,北京通州區,人大附中通州校區中考考點外的老師。 (視覺中國/圖)

以北京為代表的中考分數大漲,高到一般人難以想象的程度,因而上了熱搜。比如北京海淀區,滿分660分,651分就有413人,但是400-500分之間僅有407人,這是典型的討好式考試,沒有區分功能,全面弱化選拔功能。

一些人猜測原因是雙減,但如果雙減的目標是降低教育質量和標準迎合考生與家長的話,那其實是對雙減的侮辱和誤解,也是一種低級紅高級黑。未來高考呢?繼續這樣干嗎?

從技術角度看,此次中考分數如此之高,顯然是以初中學業水平測試替代中考的結果。

水平考試和選拔性考試,功能不同,適用范圍也不同。

考試如果不用于學生的評價,就只是質量檢測了。從考試功能角度,我們可以把考試簡單分為水平測試與選拔性測試。水平測試是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