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一代人丨李曉琳:在灣區尋找“自己的稀缺性” 原創 2022-07-14 防務 南方周末記者 毛淑杰 南方周末實習生 曾玥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21年,香港青年李曉琳從暨南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本科畢業。與身邊很多香港同學的選擇不同,她決定留在深圳,成為一名法律工作者。2022年,李曉琳又有了新的身份——德太資本法務助理。在變換的職業體驗中,她的眼光和視野,也在前輩的引導和自身的經歷中日漸開闊,“打開了格局”。1997年,“回歸寶寶”李曉琳在香港出生。自幼,她便在心里種下了職業理想的種子,希望當身邊人遇到法律問題時,自己“可以為他們出一份力?!贝撕?,這顆“法律夢”在珠江之畔萌芽,如今又在經濟特區繼續生長,“我想我未來應該會繼續在內地發展”。香港回歸25年之際,李曉琳說“自己還在探索25歲的樣子”,重要的是“不給人生設限”,保持勇敢的心態和吸收的狀態,然后期待“時間會告訴我答案”。留在內地,成為法律工作者又是一個工作日,早高峰地鐵擁擠如常。李曉琳身穿小西裝,手握一杯冰美式,行走在深圳CBD的街道上。她身邊的很多香港同學選擇回流故鄉,“據我了解,他們回到香港之后,也會找律所相關的工作,但是大多數同學只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兩地公證業務?!倍齽t決定留在內地。“因為香港和內地是不同的法律體系?!崩顣粤战忉?,“像我們在內地就讀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