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或告別《譚談交通》:這場著作權大戰關鍵在哪
成都市廣播電視臺:己方為節目著作權人,有權對網絡上未經許可發布相關視頻的行為進行依法維權。
譚喬:節目初心是宣傳交通安全,純粹公益的。若有人想要獨攬并以此牟利,自己絕不答應。
同濟大學教授張偉君稱,電視節目影像的著作權一般屬于制作者,誰是制作者成為關鍵,需要掌握節目制作合同對著作權的約定細節才能作出判斷。
律師秦鵬飛表示,作品類型是判斷一個作品著作權歸屬于誰的前提。它包含具有獨創性的視聽作品和不具有獨創性的錄像制品。
責任編輯:何海寧
一場《譚談交通》下架風波引發了全網對著作權的大討論。
在B站,點開收藏欄的下飯片段《譚談交通》,視頻變灰了,只剩幾個字:稿件失效。
這檔誕生于2005年的電視節目,播出13年后停播,又在互聯網上走紅,誕生了“二仙橋大爺”“福貴大叔”“氣球哥”等諸多知名段子,捧紅了節目主持譚喬,如今疑遭全面下架風波。上傳視頻的網友被告知,侵權需下架。
譚喬曾在B站上傳了三百余條視頻,多為《譚談交通》片段,如今視頻數量縮減至80個。
風波驟起于2022年7月10日的譚喬公開表態。這位全網紅人稱面臨千萬索賠,“你們的譚sir我最后可能賠得褲子都沒了”。相關話題迅速竄上各大平臺熱搜榜,不少網友懷疑譚喬被“割韭菜”,戰火迅速蔓延至維權方成都游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游術),該公司的資質背景亦被曝光剖析。
根據公開信息,該節目是由成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與成都廣播電視臺第三頻道聯合推出,交警支隊民警譚喬出鏡主持,電視臺攝制人員跟隨拍攝并進行后期制作。7月11日晚,成都市廣播電視臺發布聲明,稱己方為節目的著作權人,有權對網絡上未經許可發布相關視頻的行為進行依法維權,相關維權工作授權給游術,但維權工作“并未針對任何個人”,沒有“索賠千萬”。
這并未能平息戰火。爭論聲在法律判定、樸實認知等各類輿論場中交織,儼然已成一場版權問題的科普大戰。而在輿論喧囂中,更多事件細節逐步浮出水面。
“沒有任何人跟我聯系”
從四川駛往山東,譚喬的聲音偶爾在火車鉆洞時消失。他的聲音已然疲乏,在過去幾個小時里,他不斷地向各路媒體回應自己的看法。
7月11日中午,作為已經卸下公職的自媒體人,他剛結束一次安全宣傳視頻拍攝任務,正趕往下一地。譚喬稱,《譚談交通》視頻下架后,平臺將向游術提供上傳者信息,下一步游術可能會對上傳者提起訴訟?!俺似脚_方通知以外,沒有任何人跟我聯系?!彼f,成都廣播電視臺、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游術均沒有與自己聯系過。
譚喬憤怒地反復稱對方就是“為了錢”,他自稱從未聽過游術這家公司,在網絡發酵后,他才從網上知道相關信息。
企查查顯示,游術成立于2018年3月16日,曾用名游術(成都)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張某航,注冊資本50萬元。企業2021年度報告信息顯示,公司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