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來鳳 山區小縣的年關風景
這次返鄉,是年關將至、親人相聚的溫馨的親情之旅,還是世界大局前無可奈何、被動麻木的喘息療傷?他們還能回到土地嗎?如果重新出發,哪里是他們的落腳點?
由大洋彼岸刮起的金融海嘯,在席卷了美國、日本和歐洲后,早已襲進了中國??雌饋?,這股風潮是注定要從東南沿海向中西部蔓延的。
從更為宏觀的立場觀察,先是人民幣升值和新《勞動法》的頒布,再是由金融危機造成的外需不足、歐美訂單減少,是直接促成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大批外向型中小企業關門倒閉的直接動因。
多米諾骨牌推倒后,最后受傷的,永遠是最弱小者——數以億萬計的農民工。近30年來,中國社會的巨變之一,是對創造力的尊重和解放,以及勞動力的開放流動,其中,那些同樣向往自由和美好生活、從被束縛的土地上向城市流動的農民,是這曲宏大樂章中最跌宕起伏、最扣人心弦、也最動人心魄的一頁。
但現在看來,這股轟轟烈烈的流動潮可能會暫時停滯下來。越來越多的失業農民工們,正在打起包裹,捆好行李,返回他們久違的故鄉。
這次返鄉,是年關將至、親人相聚的溫馨的親情之旅,還是世界大局前無可奈何、被動麻木的喘息療傷?他們還能回到土地嗎?如果重新出發,哪里是他們的落腳點?
關注他們,也就是關注我們自己的命運。
1
1月5日午后,一輛滿載的臥鋪大巴從廣東東莞駛出,開往湖北來鳳。
當天,東莞白天的最高氣溫達到15攝氏度,然而臥鋪大巴里的乘客卻都穿著毛衣和羽絨服。“今天,我們的家鄉下雪了,”26歲的張雨南說。
如今,他們的人生也在經歷著類似的“寒冬”。和這輛車里的大部分人一樣,張雨南在“世界工廠”失去了工作,他所在的東莞宏圖電子廠因為金融風暴的影響虧損倒閉。沒拿到最后一個月的770元工錢,張雨南決定提前回歸闊別兩年的故鄉。
在過去的3個月里,因為沿海地區企業倒閉或裁員,來鳳縣已經有1.6萬人提前返鄉。這個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界處的山區小縣,承受著“蝴蝶效應”帶來的震顫。
進入2009年1月,經營“東莞—來鳳”長途客運的老板張亞東不得不將班次加倍,運送那些滯留在候車室里的旅客。“有時候一天發兩趟,有時候發三趟,”張亞東說,“生意好做,可心里不是滋味。”
同樣的情景在其他地方也在上演。自入秋以來,廣州火車站的客流量就比往年同期上漲近5成。而在寧波,10月中旬,火車站的日發送旅客量就達2.5萬人次,同比增長20%。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透露,從調研情況看,農民工返鄉人數,保守估計也將超過1000萬人,這一數字占全國1.4億外出農民工的7%以上。
2008年,是全球經濟動蕩的一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和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沿海大批出口型和勞動密集型企業陷入困境,而為數龐大的農民工正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事實上,此次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