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停貸事件:長遠看要降低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

當前房地產行業處于下行周期,導致風險增加?;怙L險的關鍵在于使居民部門在房地產配置方面的比重逐漸降低,降低中國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實現經濟增長結構從投資拉動轉為消費驅動。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周建平

2022年7月12日,西安,楓丹唐悅小區二期延期交房,擔心爛尾的業主前來看房人民視覺/圖)

近日,一些地方的“爛尾樓”維權業主向當地住建局、銀監局及貸款銀行等發出“強制停貸告知書”,表示如項目方無法在規定時限內順利復工,業主將“斷供停貸”。

據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CRIC)統計,截至2021年末,24個重點監測城市尚未交付的問題項目總建面約2468萬平方米,占2021年商品住宅成交總面積比重達10%。2022年7月 14日,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等主要銀行相繼發布公告回應稱,針對近期個別房地產開發企業風險暴露,個別樓盤的開發項目出現延期交付的情況,“涉及本行規模較小,總體風險可控?!蓖?,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作出回應,表示將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參與風險處置,加強與住建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工作協同,支持地方政府積極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

《南方人物周刊》就停貸事件采訪了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及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以下為與李宇嘉和李迅雷的對話:

問題不在預售制,而在于制度能否被遵守和執行

南方人物周刊:2021年房地產行業已經出現一些爆雷現象,為什么是在2022年年中出現“抱團停貸”?

李宇嘉:2021年下半年屬于風險釋放階段。許多房企風險顯現后,無論是地方政府、開發商,還是各地工作組都在積極推進樓盤復工復產和交付。各方都會對購房者進行安撫,后者也會配合,只要能交付,延遲一段時間也沒什么。但幾輪下來,部分購房者可能發現協調未果,或者并沒有真正復工,作出“停貸”選擇。

南方人物周刊:為什么鄭州市的樓盤在既有的“強制停貸項目”中占比較高?

李宇嘉:鄭州的房地產在總量上擴張較快,棚改規模也較大。棚改項目涉及到拆遷,很多項目手續并不完善。最初,大家都覺得房子好賣,開發肯定能掙錢,很多資質不好的本地開發商也混了進來。這些開發商往往手續不完善,資金也不到位,一邊辦手續一邊施工,最后達不到銷售條件的,就違規銷售,或者施工進度不達預期,地方政府就給批了預售資質。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