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體如何走出“摩擦性失業困境”?

疫情前中國的消費對GDP貢獻很高,第三產業發展迅猛,服務業是青年就業的主要方向。

以工代賑自古就有,現在一般會在失業率較高的情況下采取這一政策,由政府提供政策性崗位來解決就業問題。

責任編輯:馮葉

摩擦性失業指的是由于經濟調整或資源配比失調,導致一部分人在換工作或者等待換工作的過程中產生失業。視覺中國/圖

2022年7月15日,國新辦舉行2022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二季度就業形勢總體改善,但青年就業困難問題仍較突出。6月份,16—24歲城鎮青年失業率攀升至19.3%,處于2022年以來較高水平。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答記者問時表示,青年群體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普遍面臨摩擦性失業困境,加上受到疫情影響,企業吸納就業能力下降。

美國經濟學家曼昆將失業類型分為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指的是由于經濟調整或資源配比失調,導致一部分人在換工作或者等待換工作的過程中產生失業。

16—24歲城鎮人口主要是畢業生,包括高中、職高、大專和高校本科畢業生。自2018年開始,國家統計局開始定期公布16—24歲城鎮失業率。從這4年的數據來看,青年失業率逐年升高,還受到季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佳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