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看恐怖片覺得“晦氣”,為啥還是欲罷不能?
如果恐怖片只是挑起恐懼等負面情緒,那么這個類型不會活到今天;除了恐懼以外,它必然還給觀眾帶來某種快樂。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年輕人為何愛看恐怖片。
責任編輯:劉韻珊
繼去年的泰國恐怖片《靈媒》之后,最近又有一部大熱的恐怖片上線了,它是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咒》。
電影在中國臺灣地區上映后,獲得很好的票房成績,很多人第一時間就去看了。不看不知道,一看也不一定嚇一跳,但觀眾看到最后卻普遍覺得被冒犯到了——導演耍了一個小心機,影片其實從頭到尾都在“詛咒”觀眾,到大結局時看完才恍然大悟。
于是,很多觀眾看完電影接連“呸呸呸”大罵,“咒 晦氣”上了高位熱搜。觀眾的意見發生了分歧: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唯物主義世界,干嘛跟恐怖片較真,而有些網友雖不迷信,但還是隱隱覺得“晦氣”。
有意思的是,明明有些觀眾知道電影“晦氣”,可還是按捺不住好奇心去看了,看完還要罵一句“晦氣”……為什么明明知道恐怖片會“嚇人”或“晦氣”,我們仍欲罷不能?
“晦氣”源自恐懼
《咒》一方面具備恐怖片的種種驚悚元素,另一方面電影中的女主角為了救出被詛咒的女兒,選擇將詛咒擴散,以此分攤女兒身上的詛咒。而銀幕前的觀眾,就成了女主角詛咒的擴散對象。這便讓觀眾產生“晦氣”“不吉利”的觀感。
從唯物角度來看,我們知道電影中的一切都是虛構的,包括女主角的咒語和動作,都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