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學院引進23名菲律賓博士:“背水一戰”的申碩之路

在邵陽學院的發展規劃中,有幾個被明確下來的時間節點:2023年升格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30年前升格為“大學”,2035年前升格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報了名的老師們也戲說這是“馬菲博士”,在王倩看來,當時大家都很清楚“馬菲博士”含金量不高。去報名的老師,主要是出于評職稱的需要,“現在不讀博,要評副教授很困難”。

對劉可來說,在高校普遍要求提升學歷的環境下,到菲律賓留學,是她能力范圍內可以“夠得到”的機會。在國內,讀博的內卷“太嚴重了”,“考博要求越來越高,畢業也越來越難,壓力非常大”。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2年7月17日,邵陽學院引進23名菲律賓高校博士引發爭議。 (視覺中國/圖)

23名博士,平均年齡37歲,清一色的菲律賓亞當森大學哲學(教育學)專業,就讀時間都在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每人引進花費84.4萬,包括引進費、科研啟動費、過渡性租房補貼、不需解決配偶工作增加引進費,總計花費1900多萬。

2022年7月17日,湖南邵陽學院官網發布的一則引進博士待遇公示引發關注。在這23名博士中,除1人為外校引進外,其余22人都備注為“畢業返?!?。

曾擔任邵陽學院某二級學院院長的陸浩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這意味著他們都是學校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至于學校鼓勵這種行為的原因,則是為了申請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作準備——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需要達到25%以上。

這一現象并非孤例。多位國內二本院校老師表示,學校都在鼓勵本校教師攻讀博士。除了出于達到碩士點、博士點等硬性考核標準的目的外,一所高校教師的博士比例越高,學校越能在爭取經費、項目中贏得優勢。

2022年7月7日,邵陽學院官網發布的《出國攻讀博士畢業返校與同類型引進博士名單待遇公示》,這份文件現已被撤下。 (資料圖/圖)

申碩硬性指標,25%的博士教師

“大部分(老師)都是反對的?!?月18日晚,邵陽學院某二級學院院長劉暢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提到學校這次鼓勵在職教師到菲律賓等地讀博一事,他有些無奈。

在他自己所在學院,也有老師在此次引進名單中。在他看來,教育學和學院老師本身的專業并不對口,“如果是來應聘的,不對口專業的老師肯定不要,但自己學院送出去的,我們必須要接收,對吧?”

除了認為這一學歷含金量不高外,劉暢不贊成這一做法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認為在這種導向下,那些花費大量精力在國內讀博的老師反倒吃了虧,他學院里在國內就讀的博士的老師“非常辛苦”,有些獲得博士學位需要花上五六年時間,“那以后誰還愿意在國內讀博?都跑去這種(學校)了”。

不過,劉暢表示,這是學校層面的事。在他的學院里,除了這位已經從亞當森大學畢業的老師,后頭還有六七位。

23名畢業返校的教師是在菲律賓取得博士學位的第一批。2019年6月6日,邵陽學院新聞網上發布了兩則通告,分別關于招聘在職教師、碩士生到學校外方合作高校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知了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