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轄區,兩個居委會,哪個合法?
濟南市歷下區民政局: 羊頭峪居委會雖然名稱上有“居委會”字樣,但沒有社區居民自治管理功能。
山東省民政廳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處:目前系統上不存在同一個區域有兩個居委會的情況。信用代碼就和人的身份證一樣,民政部賦的碼對于一個村委會或居委會就是唯一碼,沒有這個碼就沒有作為“居委會”的法人資格。
責任編輯:錢昊平
北京某小區居委會換屆選舉。
一個叫羊頭峪居委會,一個叫羊頭峪社區居委會,后者名稱中多了兩個字。
如果不是因為一樁官司,山東省濟南市環山公司總經理張金龍都不知道這是兩個不同的居委會。
羊頭峪居委會由村改居而來,后來又在濟南市歷下區統一部署下改稱羊頭峪社區居委會。
按照常理,羊頭峪居委會此時應該就不復存在。
但是,從區到市、省三級法院均認可羊頭峪居委會合法存續至今。而民政部門又認為,羊頭峪居委會沒有民政部賦予的信用代碼,羊頭峪社區居委會才是政府承認的唯一合法居委會,法院裁判文書的表達不規范。
那么,兩個居委會究竟是什么關系?哪個是合法的?
半路“殺出”的居委會
羊頭峪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文化東路,原本是濟南市中心的一個小村莊,隨著城市建設的擴張,被劃入市區 。
1989年,羊頭峪村完成“農轉非”。1990年5月,羊頭峪村民委員會更名為羊頭峪居民委員會,轄區和隸屬關系不變。
張金龍介紹,1998年7月,某公司購得羊頭峪居委會67.786畝土地。后來,該公司又將土地轉讓給張金龍擔任總經理的濟南環山公司(以下簡稱環山公司)和濟南市人防辦公室。其中,轉讓給環山公司57.133畝,轉讓給濟南市人防辦公室10.653畝。
張金龍回憶,環山公司購得土地后,陸續開發建設,但受困于資金規模,以及手續限制,始終沒有完全開發這塊土地。
“有一些手續需要羊頭峪居委會幫忙,合同里也是這樣約定的,由居委會協調一部分審批手續?!睆埥瘕堈f,羊頭峪居民委員會與環山公司曾在2006年9月21日簽訂過一份協議,約定羊頭峪居民委員會收回未開發利用的土地12.622畝,并享有全部征地補償,而土地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