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從大搞特搞“有機農業”到國家破產

在小范圍的實踐中,有機農業成本高、產量低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只不過這種人為制造的稀缺性,很容易被包裝為商業噱頭。主要受眾往往是中產以上的社會精英階層,甚至是一種炫耀“高級生活方式”的奢侈品。

(本文首發于2022年7月2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經歷了一年多的嚴重經濟危機,南亞島國斯里蘭卡陷入了動蕩。物價飛漲、政府破產、民眾上頭、總統出走,“印度洋綠寶石”的光芒黯淡了。所有人都在問,何以至此?

2009年,經歷了26年的斯里蘭卡內戰結束。這個兩千多萬人口的印度洋島國走上了和平發展的道路,開啟了十年的高速經濟增長周期。憑借著資源豐富、農業發達的優勢,斯里蘭卡的經濟很快就和印度拉開了差距。2015年后,其人均GDP達到印度的兩倍左右。

斯里蘭卡的經濟高速發展,首先得益于優秀的農業基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如夏,水資源豐富,農業條件得天獨厚。糧食自給有余,是大米凈出口國之一。錫蘭紅茶、馬黛茶、咖啡和香料等出口農產品更是全球馳名,在國際市場地位穩固,賺得大量外匯收入。

農業為斯里蘭卡經濟帶來了“第一桶金”,這個島國投入了大量資源提高基建水平。內戰時期破破爛爛的公路交通、城市建設,在戰后十來年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旅游業成為斯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蓁蓁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