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橋:發現賽珍珠背后的文化創業精神
賽珍珠于是被做成了鎮江一張文化名片。她的故居、學校、過去的學生都被一一找到,賽珍珠一下子成了一個鎮江人,一個人們到鎮江時繞不過的景點。
責任編輯:劉小磊
著名作家賽珍珠(1892-1973)。
今年是賽珍珠誕辰130周年。國內外舉辦了多場紀念活動,包括《大地》譯者王逢振舉辦的在線講座、江蘇大學舉辦的2022年賽珍珠國際學術研討會等。6月份,美國的尼克松圖書館還舉辦了相應的紀念活動,演講陣容強大。在當下中美關系的大背景下,我們可以從歷史的塵埃里,看見兩國人民和平相處、相互賞識的可能。
從被加拿大領事館拒簽訪華,到今日被研究紀念,賽珍珠在華的待遇如同坐過山車。這中間到底都發生了什么?我從徐和平先生的新著《再見賽珍珠》中,見證了一個重新發現的故事。徐和平從南京師范大學的英語專業畢業,后在鎮江五中任教,再后來進入國際旅行社。從事旅行翻譯期間,他接待了印第安納大學代表團,從他們這里知道了The Good Earth一書。徐和平當時不知道此書即是《大地》,也不知道Pearl Buck是民國文壇風云人物、“洋作家”賽珍珠,只曉得她是美國游客口中的“帕爾巴克”。這是發生在1980年的一次翻譯遭遇,他說作為鎮江人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