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名?!稗D公”落地:家長最擔心師資不穩定

7所轉公辦的學校辦學質量較高,被視作“名?!?,因此轉制也備受關注。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建華實驗學校、理工附中分校等4校將轉為區屬公辦學校。清華附屬實驗學校將轉為大學舉辦的公辦學校,民大附中實驗學校、北大附中實驗學校將分別轉入由大學舉辦的民大附中和北大附中2所公辦校。

改制后,學校經費標準完全按照韓城當地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標準,不多花政府一分錢,也不要一個編制。劉鵬回憶,他向教育局匯報方案時,聽到此,“相關領導明顯松了一口氣”。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2年6月26日,北京,海淀區人大附中外,學長在迎接中考結束的考生。圖文無關。 (視覺中國/圖)

時隔半月,北京海淀家長劉曉談起孩子幼升小的電腦派位結果時,仍然很高興?!昂⒆舆\氣好?!彼f。

2022年6月29日,劉曉的孩子“二派”成功,“派到了北京市建華實驗學校,這學校在海淀算第二梯隊,挺不錯的?!?/p>

第一輪派位落空,劉曉心里還有些著急,沒想到第二輪趕上了政策紅利。

“政策紅利”,指的是5月30日北京海淀區教委關于規范“公參民”學校的新政。新政規定,包括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北京市建華實驗學校等在內的7所民辦學校將調整辦學性質,轉為公辦學校。海淀區教委表示,7所學校轉為公辦學校后,海淀公辦教育總學位將增加一萬個左右。(相關報道詳見《民促法實施條例修訂靴子落地 “名校辦民?!敝\求出路》

新政因七校中包含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等名校而引發關注。同一時期,陜西、杭州等多地不少知名民辦學校也轉設為公辦學校。這場變化,影響了學生、家長的擇校計劃,也改變了老師、校長的教學、管理思路。

名校轉公

民辦學校轉公,最明顯的變化在于兩個方面。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研究分會副理事長馬學雷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一是“上學免費,學校收入來源于教育財政撥款”,二是嚴格按照公辦學校劃片招生,不能再跨區搶生源。

以北京市建華實驗學校為例,2021年該校的招生范圍面向整個海淀區,今年轉公后,該校只面向三個片區招生,即萬壽路學區、永定路學區、羊坊店學區。

劉曉孩子所在的海淀區,采用電腦隨機派位錄取,入學途徑有公辦初中登記入學、公辦寄宿入學、民辦校入學、派位入學。

家長可以填報多所平行志愿,志愿學校的數量根據片區學位數量決定。這體現了登記入學優先,就近入學的原則。但當登記入學學校的學位數量不能滿足所有登記入學的學生人數,出現“爆倉”的情況時,學生會被調劑到其他學校。

第一輪派位中,劉曉孩子的第一志愿是海淀區五一小學,落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