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往事:坪石先生在清洞

此地雖“風景頗好”,但“交通困難”——從坪石到清洞,朱謙之、陳安仁、詹安泰等文學院教授,只能徒步在一腳高一腳低的西京古道作苦行僧。

當日中大研究所的先生們,大概和40多年后的我一樣:在下雨天捉泥鰍,在晴天捉跳蚤的昏暗土屋中捫虱讀書。窗外,可能是村民們操著客家話大著嗓門說話,也可能雞鳴犬吠。

責任編輯:楊嘉敏

2022年夏天,東莞市舉辦了一個莞籍“坪石先生”的專題展覽,重溫抗戰時期艱苦年月弦歌不輟、薪火相傳的中國教育往事。這讓我想起,80多年前中山大學在我的故鄉清洞辦學的歷史過往。

所謂“坪石先生”,是指1940年至1944年中山大學在粵北坪石辦學期間,在艱苦的環境中,一邊教學一邊做學術研究,堅持“學術抗戰”的大批老師們。

中大校史資料詳細記錄了這一過程:1940年9月,二度出任校長的許崇清帶領中大師生員工從云南啟程往廣東坪石,途經歸化、昆明、曲靖、平儀、盤縣、安順、貴陽、黃果樹、貴定、獨山、六寨、南丹、河池、宜州、柳州、桂林、衡陽,10月13日抵達曲江,16日進入坪石鎮。

在東莞展覽館舉辦的《華南教育豐碑“坪石先生”專題展》中,復原了中大當年在坪石的教室。南方周末資料圖

坪石是粵北的一邊陲小鎮,這里是廣東北大門的交通關隘:粵漢鐵路沿武江河過境坪石,武江河作為南北水路交通要道聯結湘粵,陸路交通則有西京古道遍布其間。1940年的坪石地方極小,武江河沿岸的所謂城市及街道,清一色全是低矮的瓦房。城鎮規模因人口經濟體量太小,幾乎不像一座城。一批省城的大學臨時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佳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