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掀起“雙碳”熱,首個碳經濟專業獲批

“由于高校缺乏雙碳相關專業,目前雙碳行業從業者沒有真正從科班出身的,大多來自能源或環境專業。對從業者能力的評價標準主要是‘具有多少年工作經驗’?!?br />
自2020年底以來,數十所高校建立了碳主題研究院或研究中心,但建設碳學科的高校仍較為稀缺。培養“雙碳”人才,除了高校成立的研究智庫,更多還是要靠碳學科的建設。

責任編輯:曹海東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以來,業界對“雙碳”人才需求激增。圖為2022年5月4日,技術人員在青島市即墨區一家企業的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巡檢。 (視覺中國/圖)

二十一世紀什么最貴?人才。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以來,業界對“雙碳”人才需求激增。根據求職平臺獵聘網統計,2022年第一季度新發職位同比增長最多的細分領域是碳中和,同比上升超400%。

碳排放管理員、碳匯計量評估師、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師、綜合能源服務員等,一批人社部認證的新職業正在出現。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李永亮稱,通過對履約行業企業、政府部門的摸排,以及對將來碳咨詢、碳金融等機構的市場規模估計,“十四五”期間我國需要的“雙碳”人才在55萬至100萬左右。該聯合會是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牽頭申請設立單位。

高校紛紛開始培養“雙碳”人才。教育部最近發布的《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工作方案》中指出:加快緊缺人才培養;加快儲能和氫能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加快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相關人才培養;加快碳金融和碳交易教學資源建設。

最新的動作是全國首個碳經濟專業獲批。2022年7月12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關于下達2021年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撤銷和增列的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的“碳經濟”碩士專業學位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蓁蓁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