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背誦:尊重成長規律,青少年語言考級還是要悠著點
真正的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應該是基于大量信息輸入的靈動信息編碼與輸出,而在信息輸入的過程中除了閱讀就是自我生命的感悟與成長。在孩子獲取信息、感悟自然與生命的過程中,大人只要做好引導與交流就好,包括學校和家庭都可以是孩子口語表達能力提升的場域。
責任編輯:溫翠玲
又是一年暑假來臨,各種藝術類的考級活動紛至沓來,讓考生及家長忙得不亦樂乎。近年來我多次受邀擔任了各種語言類的考級評委,包括朗誦、播音主持、演講類等,我覺得孩子的語言類考級還是不宜太早,應該悠著點。
四川青少年美育文化藝術研究院考級中心微信公眾號最近發布推文稱:有相關機構及個人冒充該中心進行考級宣傳,對此該中心做出申明,提醒考生切勿上當。發出申明的目的是杜絕不規范競爭,據該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語言類考級項目除了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展中心組織的全國語言表演藝術等級考試外,還有其他機構組織的播音主持、朗誦、演講與口才等級測試等各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木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