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新話語

這讓人想起了鄧小平,他晚年曾反復強調:少數人獲得那么多財富,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會出問題。

編者按:五年來,中國共產黨所面臨的內外形勢都在發生變化,中共也在不斷進行自身調整來適應這種變化,這從其話語體系的演變就可以清晰看出。在中國,執政黨話語體系的變遷是“中國式進步”的一個顯著特點,自改革以來,每一個重大變革的發生,往往是觀念改變的結果

科學發展觀
    2004年2月,中共中央黨校來了一批地方黨政一把手和部委主官,這是一個專題研討班,題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結業儀式由溫家寶親自主持。此時“科學發展觀”作為執政黨的一個新詞匯已深入人心。
    在抗擊“SARS”時,科學發展觀的構想就已出現,當年7月,在全國防治SARS工作會議上,總書記胡錦濤說要堅持“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一個月后,在江西,“科學發展觀”這個詞匯第一次完整地出現在總書記公開講話中。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被認為有很強的針對性,其中包括那些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片面追求高速發展的觀念;也包括礦難頻發下對人民生命的漠視和產業畸形,是對幾代領導集體執政理念的科學總結。
    本周一,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說,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和諧社會
    過去5年中,“和諧社會”或許是最著名的執政黨新話語之一??倳浐\濤2005年2月對和諧社會提出的目標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十六大報告中就出現了要使“社會更加和諧”的表述,這可以說是和諧概念第一次成為執政黨政治用語。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
    無疑,“和諧”在一定意義上是針對諸多“不和諧”而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但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也開始凸顯,尤其是社會矛盾甚至各階層之間的利益矛盾突出。按照傳統觀點,會拿起“階級斗爭”的武器,提倡“和諧”也可能被斥責為“階級調和論”,但時代確實不同了。
    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撰文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已經成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斗目標。這句話或能概括這個概念的地位。

執政能力
    無疑,和奪取政權時相比,中共所面臨的局面已經完全不同,所以才有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轉型的問題,十六大前后,“執政”一詞在黨的高層話語體系里就反復出現,有了“執政”,自然就有“執政能力”的問題。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皥陶芰Α背蔀橐粋€高頻詞匯。
    上述決定說,黨的執政能力,就是黨提出和運用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策略,領導制定和實施憲法和法律,采取科學的領導制度和領導方式,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有效治黨治國治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本領。
    中共正在給自己提出期許,目的是要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黨,成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成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政黨。
    其中“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更被認為是跟執政能力有關的新語匯的代表。

以人為本
    按照馬克思主義經典話語,“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不能脫離階級、階級斗爭而孤立存在的,不過在今天的中國,一些觀念必須與時俱進。
    中共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正是基于改革開放后的獨特國情而提出,舊的發展模式,對“人”的重視不夠,十六大以來,中共對原有的“發展觀”進行調整,提出了“科學發展觀”,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而就當代中國來說,以人為本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否則發展的目標就會模糊,這可以理解為是告戒全黨,發展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發展,為了誰而發展。

政治文明
    中共十六大報告,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這是中共在全國代表大會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確地對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作出部署。
    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副主任劉春接受采訪時說,從觀念層面來說,先進的政治文明包括進步的政治思想、政治道德、思維方式,如民主、平等、自由、人權以及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等;與之相對立的,則是不文明的甚至是野蠻、蒙昧的政治觀念,如特權觀念、等級觀念、人治觀念等。先進的政治文明還包括民主、高效、廉潔的行政觀念,與此相對立的,則是權力過分集中、腐敗。
    觀察家們說,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使執政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而且政治文明將是一個開放的概念,人類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西方的,也是政治文明的吸納對象。

社會主義新農村
    中國革命是從農村包圍城市開始的,依靠農民的支持,中共奪取了全國政權,但一個確定的事實是,農村的真正復興,則是在1978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如果從“市場經濟”的觀點看,在當時整個國家都處于封閉狀態下,農村無疑是先引入“市場的機制”,并成為中國改革取得成功的標志性領域。
    此后,改革“進城”,“市場機制”讓中國的其他領域活躍起來,農村所取得的“改革先機”快速失去了,甚至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農民在一定意義上成為“邊緣群體”。
    十六大之后,中共對農村政策進行了戰略性調整,原來的“稅費改革”迅速調整為免征農業稅,并進行大量的“少取”和“放活”,中國農村重新贏得了活力和尊嚴,但執政黨依然不滿足,而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更為宏大的目標:社會主義新農村。
    這一提法可以追溯到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任務,2006年2月14日,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上作了重要講話,系統論述了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和主要任務。
    幾年中,公眾看到的是各種針對農村和農民的具體政策和直接補貼,在另一個層面上,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民心工程。
    普遍的看法是,在中國,抹平城市和農村之間的鴻溝肯定殊為不易,但一個執政黨應該有這樣的勇氣。

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05年12月,胡錦濤在青??疾鞎r強調說,“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千方百計為困難群眾多辦好事實事?!薄鞍l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迅速成為各個媒體報道的醒目標題。一些觀察家認為高層講話的時機恰到好處,回顧“十五”期間,依然有諸多不容掉以輕心的深層次矛盾和突出問題。其中之一是貧富分化日趨嚴重。
    這讓人想起了鄧小平,他晚年曾反復強調:少數人獲得那么多財富,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會出問題。
    在今年的“6·25”講話中,胡錦濤再次提到了“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一表述后來又出現在10月15日的十七大報告中——這是中國未來5年執政黨的綱領性文件,而顯示的是執政黨要實現這一目標的決心。


黨務公開
    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逐步推進黨務公開,增強黨組織工作的透明度,使黨員更好地了解和參與黨內事務?!边@是中共首次明確把實行黨務公開提上日程。
    2005年7月7日,中組部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了第一次新聞發布會,直面敏感問題,近兩年來,中組部曾4度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第二年的9月26日,中紀委領導也出現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廳。此后,甚至邀請媒體參觀中紀委等核心機構。
    推行黨務公開,顯然是執政黨主動順應潮流的做法,世界上任何一個向人民保持神秘的政黨都不會取得成功,作為宣誓“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更沒有理由對人民神秘。

尊重和保障人權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憲法修正案,首次將“人權”概念引入憲法,第二天人民日報的文章說,在中國,“人權”曾經是一個禁區,在新中國建立后的相當長時期內,中國不僅在憲法和法律上不使用“人權”概念,而且在思想理論上將人權問題視為禁區。
    該文章說,“人民無權,憲政徒有虛名?!弊鹬睾捅U先藱嗍乾F代民主憲政的一項基本原則。將人權原則寫入憲法,是中國尋求實行憲政以來的第一次,是當代中國民主憲政和政治文明的最新發展。
    誰說人權只是西方國家的專利?中共也可以理直氣壯地講人權。觀察家說,中共領導集體將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治國原則寫入憲法,符合當代中國的實際和世界的潮流。

私有財產
    “狠批私字一閃念”,在年輕人看來,可能會覺得“無厘頭”,而這樣的口號曾被視為天經地義。
    時代確實進步了,這發生在第十屆人大二次會議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正式寫入憲法修正案,從而使私有財產權上升到憲法權利。
    一些人擔心這樣會使得一些過去的非法收入合法化,不過一個基本的道理是,只有保障財產的安全,才會促進財富的增加。對一個詞匯的承認,代表了執政黨一種觀念的改變,而保護私有財產,或許也正是以人為本的體現之一。

科學、民主、法制、自由、人權
    這并不是新詞匯,但是卻是2007年全國“兩會”期間最引人注目的詞,因為它們來自總理溫家寶的文章。這篇題為《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任務和我國對外政策的幾個問題》的文章說:
    “科學、民主、法制、自由、人權,并非資本主義所獨有,而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共同追求的價值觀和共同創造的文明成果。只是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國家,它的實現形式和途徑各不相同?!?BR>    3月16日上午的總理記者招待會上,在包括南方周末記者在內的海內外記者面前,溫家寶說,要學習世界上一切先進的文明成果,結合中國實際,走“中國民主的道路”。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光斌說,溫家寶在本次人大記者招待會上說民主是普世性價值,是中國在民主理論和民主政治認識上的重大突破,在國內由政府總理作出這樣的“政治宣示”還是第一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