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2億農村修路:被欠款的工程隊,被抬高的財政賬單
李志超與村里簽訂修路合同之前沒看過9號文件。介紹他認識村干部的中間人說,“你大膽干,絕對不會欠錢”。
人居辦驗收時發現,不少村子修了計劃外的瀝青路,超出9號文件補貼范圍?!按甯刹炕蛟S是想讓村子更好看,修起來更快,但無形中造成了財政的壓力?!?br />
農業農村局官員稱,政策初衷并非希望各村將工程直接交給市場,而是以補貼形式撬動資源。但對村鎮干部而言,“完不成任務是丟人的”。
發自:河北武安
責任編輯:譚暢
2022年7月,武安市溫村的瀝青道路。
投入超過1000萬元在農村修路,被拖欠825萬元。這是河北人王軍(化名)過去兩年的經歷。
2020年夏秋,河北省武安市(縣級市,由邯鄲市代管)發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根據市農業農村局的說法,農村街巷道路硬化一項的財政補貼金額為2億元。根據公開報道,武安市502個村的街巷硬化面積達到500多萬平方米。
參與這項工程的有當地及周邊多個工程隊。兩年之后,2022年夏天,至少4個工程公司負責人反映,他們在41個村修了路,但沒有收到完整的“工程款”。
他們稱在2020年修路之前,曾得到村干部或者鄉鎮干部的許諾,“工程款”將在當年內由武安市財政支付。但直到現在,每個人收到的款項都不到承諾金額的20%。
如今,這些施工方面臨著相似的問題——與他們簽訂合同的甲方是各村的村委會,但村委會的支付能力實在有限。王軍曾動過起訴村委會的念頭,但轉念一想,這些村莊并沒有集體企業,也沒有可執行的財產,即便是勝訴了,又能怎么樣呢?
“資金籌措存在一定困難?!?022年7月,武安市相關部門表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初衷是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是為了解決多年的歷史欠賬和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2020年5月下發的《武安市農村街巷硬化攻堅戰實施方案》規定,武安財政撥付的是獎補資金,而非工程款,且獎補資金有著嚴格的政策標準和規范。由于各個村莊基礎不同,獎補金額不同,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造成工程驗收時間周期長,獎補資金發放時間相對較慢?!澳壳罢诜e極推進獎補資金撥付到位?!?/p>
欠款:財政未到賬
2022年7月,在邯鄲市,曾帶著工程隊在8個村修路的項目經理李成林(化名)拿出了8份合同與竣工驗收明細,甲方分別是陽邑鎮8個村的村委會,而乙方是他所在的工程公司。盡管合同上并未標明動工時間,但李成林說,工程從2020年7月底到8月初基本完工。
按照合同約定,李成林需要為村莊鋪設5厘米厚的瀝青路面,每平米的價格是70元,而款項“按照武安市人居辦街巷硬化規定補貼價格全額兌付”。在工程完工、市交通局和鎮政府驗收之后,村莊就可以向武安市申請補助資金,并交付工程款的50%;在當年8月完成邯鄲市驗收之后再支付工程款的剩余50%。
幾個月后,從2020年底到2021年初,武安市交通局和陽邑鎮政府一起驗收了這一批道路,并出具了驗收報告,每一項都合格。
然而,驗收之后,李成林并沒有收到全部“工程款”??傤~為601萬元的“工程款”,經過2021年初和2022年初的兩次發放,他只收到85萬元。
在2021年初收到第一筆“工程款”之后,鄉鎮的工作人員通知他,最近的政策文件將鋪設瀝青路的每平米價格,從70元改成了45元,將分幾筆支付。
李成林說,無論是延期支付,還是價格的改變,中間都并沒有任何級別的截留——鄉鎮和村干部每一次收到武安市財政局的款項,就會盡快通知他,在幾日之內轉賬。但同時,他每次到村、鎮索要“工程款”,都會被以財政未到賬為由拒絕。
在他修過路的陽邑鎮東井村,村委會主任向南方周末記者給出了相似的答復:“這錢只是過村里的賬,來多少錢,我馬上就轉給他(李成林)了?!贝逦瘯牟几鏅谶€貼著2021年第四季度收入的明細表,其中“收2020街巷硬化第一次補貼款”為7萬元,如今已經全額轉給了李成林,但剩下35萬多元還未到賬。
不只是陽邑鎮,在午汲鎮、伯延鎮、磁山鎮和管陶鄉等鄉鎮,也出現了類似的狀況。為上述各鎮20個村莊修建內部道路,工程款總額超過1000萬元的王軍,目前也被欠款825萬余元。而他收到款項中,除了每平米70元改為45元之外,還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即被支付的平米數少于實際鋪設的平米數,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