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學者加盧佐:在消費社會,人們在消費什么?
商品在社會中運動,在人們“同與不同”的游戲中被一次次激活。
(本文首發于2022年7月2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悠翔
評論區參與互動有機會贏得贈書
美國藝術家凱瑟琳·瑞恩諷刺無節制的消費文化的作品《腐爛的葡萄》(2020),作品外觀是腐爛的巨型葡萄,主要材料是紫水晶、瑪瑙、石榴石、黃鐵礦、黝簾石、虎眼石、綠松石、黑曜石、石英、亞馬遜石、流紋石、方解石、達爾馬提亞碧玉等20多種寶石、礦物。
人類社會從未如此程度地為消費所定義,而這不過是近兩百年內發生的事。
兩百多年以前,全球還是一個“巨型的農業社會”時,人們生活在自給自足的小社群,依靠簡單的生產工具制造生活所需品,生產環節和消費環節是一體化的,產品的流通受限于特定的社群和空間。如今,人們將信任讓渡給遙遠而神秘的大型工業體系,無從感知那些裝在超市冷藏柜里的盒裝豬肉香腸,經歷了怎樣的繁育、屠宰和加工流程;也不了解所購買的電子產品到手前,經過了多少道細致而繁瑣的工序。
“五花八門的市場媒介已經把生產和消費遠遠分開了?!毕M文化研究者加盧佐說,在現代市場中,消費成了一件夢幻、抽象、脫離了物質具體性的行為。
產品的使用價值不再取決于產品成分?!拔覀儾⒉簧罹抠I來清潔瓷磚的產品是白醋和小蘇打的混合物,我們在乎的是這種產品強大的清潔力在媒體上是如何廣受贊譽的?!痹诩颖R佐看來,符號和品牌資本的介入,可以使成本僅幾美分的衣服賣出幾百美元的高價;一瓶再尋常不過的水,因為品牌的魔力,能達成數十倍的價格躍升。
在階級社會出現之前,社會曾像“巨型生物鏈”一樣遵從著一種“天定”的社會等級和政治等級——貴族天然享有最高標準的消費權利。等級社會崩塌之后,“貴族感不再是天定的,而成為一種階級標志,可以被購買、被獲得”。
“消費行為不能被簡單地看作購買一件功能物品的行為,而是要看到其在社會化方面的作用,購買的物品當然具備了一些功能,但同時也可以使它的主人進入某種角色?!奔颖R佐認為,消費實際上成為一種放置于集體中的“通用代碼”和“定位系統”,用來揭示人在社會中的位置。
“資產階級不斷地通過所擁有的物品來證明自己,通過物品來表明自己的身份,并帶動整個社會投入其中。在這種基于能力和品位的社會競爭下,人們過度追求靠真實的物品來證明自己、彰顯自己,這樣的競爭傳遞著大量的物品、符號和行為?!奔颖R佐在其著作《制造消費者》中寫道,“看似是人們選擇著商品,實際上這一切都服從著一種集體的社會邏輯……人并不是真的因為內在需求而消費,(而是)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為了守住他所屬的階級?!?/p>
這構成了一個永無止境的循環:人們在消費社會中無休止地追捧、摒棄、再追捧某些商品,追尋其背后的符號意義。加盧佐下了一個判斷:1960年之后,一切關于消費和商業的社會的“新發展”都不過是在重復和放大過去幾十年早已發生的現象。
2022年7月,圍繞消費文化,《制造消費者》作者、法國讓·莫奈大學講師安東尼·加盧佐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的專訪。
安東尼·加盧佐。
消費兩百年,那些變與不變
南方周末:你在書中回顧了19到20世紀歐洲和北美的消費主義歷史,其中,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