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際仲裁院黃郭勇: “讓更多企業相信我們能真正解決問題”
目前深圳國際仲裁院仲裁員名冊覆蓋114個國家和地區,基本實現“一帶一路”全覆蓋,各國當事人都能在名冊中選擇自己熟悉的法域中信賴的專家擔任案件的仲裁員。
最難還是公信力的鑄造。公信力的鑄造是要各國商事主體都相信大灣區的爭議解決能夠專業、高效、公平、平等、透明。在這種情況下,粵港澳三地“一國兩制三法域”能夠充分用好這種差異性的優勢,共同面向普通法系國家和大陸法系國家。
“我們現在提出‘雙城兩院三中心’。這給企業提供了‘兩個法域、兩個仲裁地、兩個機構、兩套規則’的獨特便利??梢岳斫鉃?,給企業提供兩種不同的打法?!?/blockquote>發自:深圳
責任編輯:謝艷霞
深圳國際仲裁院今 年年初入駐此大樓。
深圳國際仲裁院的總部大樓矗立在深圳前海,隔著深圳灣遙望著香港和澳門。如2019年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規劃的那樣,這里正聯動香港打造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
作為港澳和內地法律界交流的橋梁,深圳國際仲裁院發展已近四十年。深圳國際仲裁院又名華南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在改革開放后涉港合作日益繁盛時應運而生。
粵港澳大灣區具有“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特點,難以避免地面臨著制度、法制銜接等方面的挑戰。2020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明確以深圳國際仲裁院為基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
隨后的2021年1月11日,深圳市在《關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的改革方案》中提出在治理機制、仲裁員結構、爭議解決規則、業務模式、仲裁合作平臺、機構內部管理等各方面進一步優化;發揮國際仲裁跨境管轄和跨境執行的特殊功能,重點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高水平建設;充分發揮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的作用,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等改革舉措。
“目前,短期任務基本已完成,長期任務是做好業務牽引,搭建粵港澳法律溝通橋梁,讓更多的企業相信大灣區仲裁能夠公平、公正、高效解決國際商事糾紛?!鄙钲趪H仲裁院國際合作與發展處處長黃郭勇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黃郭勇
持續增加港澳因素
南方周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星歌 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