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舉行 馬蔚華、俞敏洪、宋志平等獲評“責任先鋒”

7月29日上午,由南方周末報社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主會場在廣州舉行?;顒蝇F場匯聚了政府、企業、機構及傳媒界等領域的代表,就“可持續商業與零碳未來”話題展開精彩對話,同時南方周末發布《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2021)》等重磅成果,并揭曉了年度“責任先鋒”獎項。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社長兼集團公司總經理相賢古在致辭中表示,當下的時代雖時有波折起伏,充滿挑戰,但也柳暗花明,充滿機遇?!霸诮洕鐣l展新格局下,我們將堅守初心,攜手各界,為中國企業的履責之路再鋪新程?!?/p>

權威發布,可持續商業打造零碳未來

論壇現場,MSCI ESG與氣候研究部亞太區主管王曉書帶來以《ESG與中國戰略性政策轉變的聯系》為主題的分享,圍繞碳中和、人口老齡化及共同富裕等三大話題展開了相關講解及建議。

低碳轉型無疑會重塑全球經濟和產業格局,也會重塑全球的能源結構。如何突破替代技術并實現平滑、平穩的轉型,是企業及社會共同面臨的挑戰。中國公司還需進一步加強對清潔技術的投入,并爭取獲得相關專利,這將成為企業低碳發展的核心技術競爭力。

在人口老齡化以及人力資源日益短缺的背景下,企業需要創造更公平多元的工作環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尤其要重視性別歧視與年齡歧視問題。同時,也要進一步提升與員工的溝通,并重視優化針對外包員工的健康與安全相關政策。

對于企業而言,可持續發展是長期目標,它可使企業實現社會和經濟的良性循環。滴灌通創始人、香港交易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進行了《發展可持續商業:深入小微讓金融進入經濟毛細血管》的主題演講。他認為,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生活最主要的貢獻者之一,關乎百姓民生,以往一直也是金融服務的痛點。不過在中國數字化高度普及和深入的今天,這個局面有望被打破。

李小加提出了一個可努力的方向和路徑:基于數字化,通過對傳統金融不斷地解構和簡化,使得以前只適用于大公司的華爾街金融模式能夠在小微企業上發揮新的作用。這個路徑分為資產端和資金端兩個方向:通過在資產端將投資拆解成幾十萬甚至幾萬元一單,資金端能夠在小組合上做決策,影響小微企業與其利益相關方,把投資者希望達到的社會影響力充分地體現在投資決策中。這種新型的融資模式既可以抵達實體經濟的店面,又能夠通過金融工具影響小微經濟,實現社會影響力,使其成為“極其健康的金融血液循環體系”。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賓暉作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情況和發展趨勢》主題分享。賓暉提到,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5億噸,是全球覆蓋碳排放規模最大的碳市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履約完成率為99.5%。

碳市場要如何健康有序發展?賓暉認為可以從加快形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做好全國碳市場第二個履約周期管理、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加強全國碳市場擴大交易主體、豐富交易方式和品種、推進氣候投融資和碳金融發展、推動碳管理體系建設等方面入手。

責任先鋒,每一份責任都值得堅守

本屆責任年會沿襲往屆傳統,表彰一直在積極探索、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鋒”,他們都是在該領域默默耕耘并影響著行業發展的先行者。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目標影響力指導委員會委員、招商銀行原行長、盟浪可持續數字科技董事長馬蔚華,是企業社會責任理念進入中國以來最活躍、積極的參與者和倡導者之一,因此當選本年度責任先鋒。他表示,自己最初投身公益時發現,用企業治理模式來管理公益組織具有很大優勢。在經濟活動開展之初,就應考慮到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一致性,用金融領域的方法,甚至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帶著可持續發展理念處理投資決策,才能大大減少問題的發生,節省相關的治理成本。 

他也表示,目前對企業推行可持續發展仍缺少專業的理念引導、政策支持及公共產品供給等。但是,資本向善、社會向善已是社會大勢,許多優秀企業越來越重視推動可持續,相關政策陸續形成和發布,法律及標準也在逐步完善,這都推動著我們的市場及社會朝著可持續方向發展。

當天揭曉的第二位“責任先鋒”獲獎者是空氣俠創辦人趙亮,他根植環保事業,見證了十年來中國空氣污染治理的全程。他認為自己只是“俠之小者”,但他想為家鄉的空氣改善做一些貢獻。他更表示,如今“空氣俠”不再是一個人,也不再是獨行俠;這個隊伍已經日益壯大,不再是1,而是1+N。當空氣污染發生在身邊的時候,就會有人站出來,快速出現在現場,并采取行動,持續跟蹤這些問題的解決。

除了關注重點行業,跟進他們所發布的行業觀察報告,協同政府督促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和環境整改,“空氣俠”也借助綠色共創、環保督察等一系列的機制保障,去引導更多的公眾,走進工業企業,走進社區,不斷在公眾層面擴大環保影響力。

趙亮還表示,媒體的力量也非常重要?!翱諝鈧b”和包括南方周末在內的一眾關注環境的媒體伙伴保持著密切的互動,希望通過媒體的力量,讓政府、企業和公眾都看到“空氣俠”行動所發現的問題和帶來的改變。

“據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2021《碳中和愿景下的綠色金融路線圖研究》,在未來30年當中,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國綠色低碳投資累計需求將達到487萬億元?!绷硪晃弧柏熑蜗蠕h”獲獎者、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G20可持續金融工作組聯席主席馬駿在發表感言時說,綠色金融主要發力點分布在能源、交通、建筑和工業等四大行業。綠色低碳投資的需求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接近純綠色,即啟動的時候就接近零碳的項目;另一類是需要進行低碳改造的項目。對應金融來講,這兩個概念分別映射到“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上。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兼中國建材集團、國藥集團原董事長宋志平,被譽為中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帶領兩家世界500強大步邁上高質量發展道路,被評為本年度“責任先鋒”。宋志平分享了作為一名企業經營者對企業治理及履責的心得感悟。他表示,企業在整體社會效益與短期利益之間進行的權衡,將會為后續發展帶來截然不同的影響,優秀的企業價值觀應該是將社會的綜合效益置于首位的,應該堅持“商業向善”。

在他看來,一個合格的企業經營者,首先要擁有清晰的戰略,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其次便是優秀的團隊成員,團隊是協助完成戰略的重要部分;再者是精細管理和特色創新,最后還要積極履行環保、鄉村振興等社會責任。

面對當下眾多不確定性帶來的企業轉型熱潮,企業家應該思考如何在變局中開新局?!皼]有落后的行業,只有落后的技術和落后的企業?!逼髽I轉型并不等于轉行,新的技術、新的經濟方式才是轉型的關鍵點所在,比如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轉型、從制造業向制造服務業轉型等。如果把產品進行細分,并進行差異化經營,管理者也將能在行業里找到許多新機會。

在獲獎“責任先鋒”的名單中,還有一位公眾熟知的名字,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洪泰基金創始合伙人俞敏洪。他表示,企業的責任可以分成多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能夠對服務的對象負責任,做好第一個層次就可以算是一個良好的企業;第二個層次是能夠根據社會發展方向來確定企業發展方向,即能為整個社會的共同富裕和人們更美好的生活做出貢獻;第三個層次是能夠為社會的公平和均衡發展盡責,比如促使教育的公平和均衡,比如為農民賦予更好的產品價值,等等。

他坦言,如今的新東方本質上還是一家教育公司,有很多的教育產品和教育服務。而東方甄選做直播,某種意義上是新東方原本能力的派生,也是希望能幫助到農民這一群體,把農產品賣好了,就能讓一線農民受惠。

此外,東方甄選直播的成功還和新東方本身就具有的信譽度、(員工)講話的能力和知識的沉淀有關,能夠在賣貨之外做知識普及和教育,這不算是轉型,而是“保持本質,保持本心”。

 履責典范,洞察企業履責現象

一直以來,南方周末始終堅持履行媒體責任和社會責任,不斷探討社會和諧進程中組織與個人應當遵循的責任道路。自2003年起,南方周末連續19年開展“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研”,遵循獨立、透明、公正的原則,根據自主開發的調研評價體系,對企業的履責實踐進行評價打分。

本年度調研依托“善擇——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大數據平臺”進行,歷時6個月,共納入調研樣本企業580家,最終形成“中國企業社會責任300強”榜單,以及互聯網、房地產、銀行、汽車、醫藥等五個行業榜單。

上午,南方周末研究員孫孝文對《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2021)》進行深入解讀,他表示,近兩年企業的經營壓力非常大,但調研企業的社會責任得分在穩步上升。今年得分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企業對國家“雙碳”戰略的快速響應、對員工成長與多元化的關注,以及對研發、創新的加大投入。

同時,孫孝文在實踐層面上給出了三點建議:第一,企業要查漏補缺,完善管理制度,要杜絕企業社會責任缺失事件的發生;第二,雖然許多企業已有相關意識及組織體系,但還需把社會責任或ESG納入考核激勵機制,以此倒推社會責任理念的落地;第三,企業在踐行社會責任時要培育自身的品牌性項目。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CSR理念在中國日漸深入普及。我們希望讓更多人關注到企業社會責任,并參與到其中,為CSR發展添磚加瓦。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