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中:企業需找到“商業-社會生態”共同發展的增長點
2022年7月28至29日,由南方周末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穗舉辦。本屆責任年會聚焦ESG發展、可持續商業與零碳未來等多個熱點議題,各方責任代表齊聚,共話企業履責的新情勢、新方法、新實踐,一起構建責任共識。
在7月29日的責任年會主會場的“年度關注 可持續商業與零碳未來”環節,全球報告倡議組織董事局董事、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智庫專家呂建中作了主題分享《企業家、企業宗旨與企業可持續發展》。
呂建中提到,可持續商業要求企業在社會、經濟、環境和時間維度上,找到創造利潤、創造價值、創造多重利益相關方效益的平衡點,和“商業-社會生態”共同發展的增長點。
這是一個重大的變革時代,這個時代正在從以股東價值為中心的經濟,向以利益攸關方為導向的經濟進行轉變,這一轉變是建立在追求經濟、社會、環境等多重價值的基礎之上。
在這個轉變過程當中,很多企業進行的是可持續發展的嵌入式實踐探索:有的在傳統的商業模式當中加入一點客戶使用價值的效益追求,帶有一定的社會目的;有的是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中,從消費端擴展到眾多的利益相關方,利用利益相關方的理論對企業可持續實踐進行拓展;還有將可持續發展的元素加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銷售等活動當中去。但這些方式都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呂建中強調,企業宗旨對于可持續發展實踐的指引非常重要,要把政策法規、激勵監督、投資消費、技術商業和生態體系五個維度融入到企業的戰略設計當中。從企業宗旨到品牌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企業要培育一個體系,要言行一致。
企業家引領可持續的商業,需要從社會經濟環境和創造共享價值角度看問題,不能桎梏于產品、份額、利潤、品牌,要從多重利益相關方角度看問題,不能桎梏于短期利益,要把企業運營和發展重要指標與低碳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標準對標起來。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人生的態度、一種企業的態度,它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時間、人與自己的態度,如果我們掌握了這樣的態度,每一個人、每個企業無論大小,都會向可持續發展精進。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