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作家莫亞:暴力不是魔幻現實主義,而是現實
暴力元素充斥著莫亞的寫作,因為政治與社會暴力存在于作家本人不得不呼吸的空氣之中,構成其個人及集體記憶的一部分,是他必須面對的日?,F實和難以超脫于外的存在處境。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周建平
“薩爾瓦多”這一名稱上一次大規模出現在國際新聞中,還是2021年6月,該國通過了《比特幣法》,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國家。在嚴重的通貨膨脹狀態下,薩爾瓦多認為大起大落的比特幣都比原本使用的美元更可信。
2022年3月,比特幣虧損的風波才過去兩個月,薩爾瓦多又因社會治安狀況惡化、兇殺案數量反彈而進入緊急狀態。3月25日以來的48小時內,薩爾瓦多全境一共發生71宗謀殺案,面對沉重的社會治安壓力,總統納伊布·布克萊于27日通過法令,宣布未來30天內嚴格限制國內一切集會活動。
來自該國的作家奧拉西奧·卡斯特利亞諾斯·莫亞雖早已離開故土生活,但仍經常閱讀中美洲的新聞,他在回復《南方人物周刊》采訪的郵件中說這些新聞“非常令人沮喪”,并表示“我不建議你去關注”?!皩ξ襾碚f它就像一個惡習。我努力不讓它侵染我的生活,但很難保持不受影響,因為那里有你的回憶和你愛的人?!?/p>
至此,他便不愿多說,“談論這些問題恐怕需要另做一場關于政治的訪談,對此我已經非常倦怠?!?/p>
黑幫、難民、貧窮等問題長期盤繞,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危地馬拉被并稱為中美洲“北三角”。直到1990年代,左翼反叛組織與軍政府之間持續數十年的武裝對抗才相繼落下帷幕。然而和平并未隨著戰爭的結束而到來。
莫亞的一位作家朋友曾用三個V開頭的西班牙語單詞形容薩爾瓦多當代社會:暴力(violenta)、邪惡(vil)、空洞(vacía)。從造成近八萬人死亡的內戰,到搶劫、綁架和兇殺充斥國民日常生活的戰后時期,暴力始終是人們解決分歧的最常用手段,并漸漸成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
同樣生于中美洲的作家羅貝托·波拉尼奧一度總結,“真正的暴力是不可能逃避的,就是我們這些出生在50年代拉的美人的命運?!?/p>
如何講述腦袋連中幾顆子彈
莫亞1957年生于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爾巴,4歲隨父母搬到薩爾瓦多。外公、 外婆都是右派,始終不看好剛剛從華盛頓留學回來的獨生女跟比她大了整整23歲的左翼人士結婚。也就是說,他一出生就來到了政治沖突的漩渦里。
到1969年,兩個家庭和兩個國家一道進入了戰爭狀態?!澳菚r我才12歲,就學會了裝假,兩面都不能得罪呀?!蓖夤珜δ獊喪冀K保持著十足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