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女生“加班猝死”?輿論失焦誤導有代價
22歲女生的死亡悲劇,可能真正應該聚焦的是心肌炎。
責任編輯:陳斌
22歲女孩加班猝死,這樣的悲劇一定會引發廣泛的同情,但是,輿論對這一事件的理解與定性并不準確。下文對涉及的主要問題做一些梳理與澄清。
一、猝死?
“22歲女孩加班猝死”。這句話給你什么印象?一定是“加班,突然倒地,死亡”。
“杭州一名22歲女孩連續四五天熬夜加班,突發疾病進ICU搶救,半個多月后,于7月26日不幸去世?!边@句話給你什么印象?一定是,正加著班,突然發病,同事送醫搶救,半月后,還是去世了。
實際上,通報的是:“7月5日起,因身體不適請假,7月8日到醫院就診并住院,26日不幸去世”。
新聞是怎么描述的?
7月初,惠惠開始發現自己身體不適,并于7月2日向公司請假?!八仁侨バ≡\所拿藥,但病情沒有好轉反而變得更嚴重?!被莼萏酶绫硎?,“她一直熬夜加班,事發前一周還出現了感冒、胸悶不適等癥狀,受父親和公司催促才決定請假看病在家休息?!?/p>
什么叫猝死(Sudden death,SD)?
定義不盡相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猝死定義:“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大山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