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熱回潮,但“學醫路上的艱難容易刺破理想”
南方周末記者接觸了16位近三年入學的醫學生和準醫學生,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疫情”作為報考因素。張維的第一志愿是首都醫科大學,“因為饒毅教授是那里的校長”。
收分增長最快的是吉林大學醫學院,2019年考入該院五年制臨床醫學的吉林理科考生需排在前3120名,2021年抬高至前1541名,比當年北師大在吉林的錄取線還要高400名。
“家長對醫學的長學制有基本的心理準備,但會有點想當然地認為,孩子都考進這么好的學校了,將來至少得是個大三甲的科主任?!?br />
(本文首發于2022年8月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1年8月2日,南京部分區域開展第四輪大規模核酸檢測,南京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師生增援。
程露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醫生,也是一名指導碩士研究生的副教授。2022年7月上旬,當南方周末記者聯系她想聊聊今年高考志愿填報季出現的“醫學熱”現象時,她回復道:“不會你家也有孩子想學醫吧?”
上一次采訪程露是在2020年末的武漢。彼時武漢的醫院里,醫護仍然穿著防護服工作,醫院收入受到疫情影響。當年程露的獎金明顯縮水,采訪中她曾擔憂地表示,艱難的環境會打消更多高中生學醫的想法。
兩年過去,程露承認自己多慮了?!耙咔榍暗母呖技?,我每年也會收到報考醫學院的咨詢,但一年最多兩三個,這兩年越來越多,今年已經有兩位數了?!?/p>
程露的感受與大數據呈現出的現象保持了一致。2021年和2022年,臨床醫學連續兩年上榜百度熱搜專業前五名,同期維持在前五名的專業,僅有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等熱門專業。
除了在線下咨詢、在網上檢索,考生們也在用分數投票。南方周末記者梳理發現,頂尖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錄取位次近年持續抬高。
“我這個名次,放在2021年能穩上,2022年就可能夠不著,得琢磨個保底的?!币晃粶蕚鋱罂妓拇ù髮W華西醫學院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考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疫情中受到感召
盡管咨詢的家長頗多,程露還是會盡量安排時間直接跟想要報考的考生通個電話?!拔視査麄?,你們能想象八個小時套在防護服里的感覺嗎?”
出人意料的是,防護服并不能勸退學生,相反,“2021年有三四個孩子跟我說,是在疫情期間受到感召,向往把名字寫在防護服背面的體驗?!?/p>
程露能夠理解這樣的心情,她自己也感受過。2003年SARS時,她還是醫學院大三的學生,“當時我也心潮澎湃,感覺自己選對了專業?!?/p>
疫情題材的影視作品也影響這一代考生,但相較于電影和電視劇,程露發現看過醫學紀錄片的考生對這份專業的認識更切實一些。
考生們最常提起的是《人間世》,這檔由東方衛視出品的醫學紀錄片上線于2016年?!翱忌鷤冏畛L崞鸬氖?019年上線的第二季,有個武漢女孩跟我說,她在封控期間刷了這部片子,被陳靜瑜醫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