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小而美村小正在為未來犯愁丨議教

學校沒有校門,校名就刻在一塊石頭上,村民可以隨時到校園里打籃球、鍛煉,到圖書館閱讀,學校既是學生學習的地方,又是村民文化活動中心。轉為公辦后,學校還會不設圍墻嗎?

城鄉教育一體化,不是讓孩子都進城讀書,而是應該辦好每一所學校,包括鄉村小規模學校。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16年11月14日,四川涼山,達祖小學校長王木良。 (視覺中國/圖)

“在所有鄉村小規模學校中,有一類頗為特殊的,即由愛心人士捐贈興建、完全公益、不收學雜費的民辦學校。這類鄉村小規模學校,在國家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大背景下,該何去何從?不論是捐贈人,還是師生員工,眼下都十分困惑?!?/p>

近日,我在參加21世紀教育研究院組織的“知行者”暑期徒步活動后,與研究院農村教育中心主任趙宏智一起,走訪了瀘沽湖邊一所鄉村小規模學?!_祖小學。這是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瀘沽湖鎮木垮村唯一的村完小。

與以往的參觀不同,達祖小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所地處涼山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并非“小而弱”,而是小而美、小而特,在2012年拿到過央視評選的“最美鄉村教師團隊獎”。

不過,校長王木良卻一臉愁容,他和他的同事們,正在犯愁接下來的路在哪里。

接縣有關部門的通知,這所鄉村學校在當地規范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時,并沒有作為民辦學校上報,今年還可繼續按民辦辦學。但從明年起,這所小規模學校將轉設為一所公辦學校的教學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