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為啥愛玩擺渡車套路?當持長期主義心態、別搞一錘子買賣
明明景點就那么點地方,范圍就那么大,非要里三層外三層“包裹”起來不可,就像一只青蛙偏要“膨脹”成一頭大象。為了在交通費用上賺取利益,不惜給游客設置“步行困境”,反映了“一錘子買賣”的市儈心理。
責任編輯:陳斌
景區擺渡車常常被人吐槽。一位攝影家、作家近期進入西南,發現舊的國道已經被截斷,部分已經被圍了起來,成為一個景區的一部分,而要進入這個景區觀看千年雄關,必須買景區門票,還必須購擺渡車票。在2008年的報道中寫道:在某某關中穿行了78年的國道改從地下潛行1145米,某某關景區將徹底實施封閉,“終結坐在車上就能免費欣賞雄關的歷史”。
再之前,有人拿茶卡鹽湖擺渡車吐槽:5公里收費30元,停車場一片空蕩,卻不許自駕車駛入景區。而之前是可以自駕車直接駛入景區的。景區方出來表示,這擺渡車收費與自己無關。再后來,有關方面表示,從2022年7月12日起,取消這一收費。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現象級存在。很多景區打著生態環境保護的旗號,將私家車拒之門外、必須坐擺渡車才能從景區大門抵達真正的景區。
當下,在門票價格并不能隨便上漲的情況下,的確有很多景區,轉而在擺渡車上另辟蹊徑、大做文章。通行的方案是,將整個景區攤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