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編余參謀到“海陸兩棲”營長 原創 2022-08-09 防務 “現代戰爭是系統與系統、體系與體系的對抗?!标愃筛嬖V南方周末記者,“只有把合成作戰思維理念融入到戰訓活動中,才能攥指成拳,實現部隊由表及里的深層次轉型?!?br /> 從1998年洪水中“親眼看見子弟兵用身體抵擋決口”開始,他始終堅持自己的軍旅夢,并且一次又一次因此作出不一樣的選擇。 南方周末記者 王瑭琳 南方周末實習生 曾玥 責任編輯:姚憶江 訓練了一天,陸軍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營長陳松回到住所,來不及脫下迷彩服,就拿起手機,和視頻電話里的女兒打招呼,眼神溫柔。和在“戰場”上透著一股“野性”的陳松,形成“反差萌”。軍旅18年,陳松先后被陸軍表彰為“優秀指揮軍官標兵”“優秀共產黨員”,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2次。“他是位懂聯合、精裝備、善指揮的合成營長。”第73集團軍某旅領導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陳松著眼“陸海并重”“裝備迭代”的營隊實際,創新戰術戰法,推動了營隊備戰轉型和能力升級。“對大部分人來說,軍人最苦的地方,就是很少有機會跟家人團聚?!标愃蓞s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家屬在生完小孩后,身體虛弱伴有輕微的產后抑郁癥,都是靠自己克服恢復?!拔抑荒芙洺4螂娫捒陬^上安慰鼓勵,其它無能為力?!?/p>但從1998年洪水中“親眼看見子弟兵用身體抵擋決口”開始,他始終堅持自己的軍旅夢,并且一次又一次因此作出不一樣的選擇。部隊轉型,“穿新鞋不能走老路”“歷經多次轉崗,我遇到過很多困難,尤其是擔任合成營長,感到壓力巨大?!毕肫稹稗D型”那陣,陳松仍記憶猶新。2017年初,新一輪軍隊改革向“脖子以下”推進。部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進一步優化,并列裝全新主戰裝備。由于新調整組建的旅隊干部暫時超編,陳松成了旅機關作訓科一名編余的參謀,在外人看來“前途茫茫”。“改革期間,轉業名額多,家人也希望我趁這機會,多陪伴她們,多照顧家庭?!标愃筛嬖V南方周末記者,家里人甚至幫陳松找好轉業的“后路”。陳松不是沒有想過。趁著改革“激流勇退”,加上自己榮立過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轉業到地方,安排個好工作不成問題。那幾天,陳松常常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掙扎過后,他還是決定遵從自己的內心,帶著對家人的歉意,整裝重新出發。“所謂轉型,其實是內外合一。”陳松認為,內轉的是理念、思維,外轉的是技能和素質的提升。但面對全營裝步、坦克、通信、偵察、工兵等十余個兵種、數十種武器裝備、近百個不同專業崗位,陳松一時無從下手。“那時酷暑天,戰車內溫度常常達到四五十度,陳松一進去就是幾小時?!蓖粨糗?span>2連火控技師萬羅程記得,陳松每天都會鉆進擁擠的戰車里,研究戰車構造、工作原理、操作技巧。陳松經常到基層調研訓練、制定計劃、協調解決困難。雖是編余身份,但因為工作出色,同年底,陳松被任命為改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知了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