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芒號”赴太空“探碳”丨科創要聞
導讀: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取證試飛;世界首顆森林碳匯主被動聯合觀測遙感衛星“句芒號”升空;35項北斗專項標準發布,涵蓋基礎、芯片、終端、在軌技術、模擬器等多個重點領域;工信部發布2022年度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項目、首批增材制造典型應用場景名單;美國研究團隊3D打印了一種雙相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兼顧強度和韌性。
責任編輯:黃金萍
【1】 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取證試飛
8月1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宣布,C919大型客機完成取證試飛。
C919大型客機,是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座級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2015年11月2日完成總裝下線,2022年5月5日成功首飛,2022年7月25日六架試飛機完成全部試飛任務。
? 點評:完成取證試飛,國產大飛機離商用又進一步。期待民航局為它發出“產品合格證”!
【2】“句芒號”衛星發射成功
8月4日11時08分,中國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升空,它也是世界首顆森林碳匯主被動聯合觀測的遙感衛星。
“句芒號”運行于高度為506公里、傾角97.4度的太陽同步軌道,通過激光、多角度、多光譜、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孫顯安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