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從慶豐收到逛夜市、放河燈,主題豐富、熱鬧不陰森

在儒釋道三教互相影響、互相借鑒中,中元節和盂蘭盆會逐漸合二為一,成了集諸多習俗于一體的重要節日。后來唐朝、宋朝、明朝皆以道教為國教,“中元節”也變得越來越盛大。尤其是在經濟繁榮、文化寬松的宋代,中元節更是連放三天假,從宮中到民間都隆重慶賀:普通百姓用鮮花祭祖以告豐收,朝廷則公祭前線陣亡將士。到了晚上祭祀結束,則迎來中元節的高潮——逛夜市和放河燈。

責任編輯:陳斌

今天就是中國人熟悉的“鬼節七月半”——道教稱之為中元節,佛教稱之為盂蘭盆會,一個廣布東亞、三教合一的古老節日。

中元節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周漢時期:成書于戰國至西漢的儒家經典《禮記》中,就記載“(七月)農乃登榖,天子嘗新,先薦寢廟”。也就是說在夏歷七月,當年的第一批糧食就成熟了。天子要取一些新收獲的谷物先供奉于太廟,象征邀請祖先來一起品嘗豐收的喜悅。直到今天,云南一些少數民族的七月半,仍然以慶祝豐收為核心,夜晚則燃起大火堆投入谷物焚燒以祭祖。

而中原的七月半,在西漢以后繼續演化。并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強烈影響,祭祀的成分不斷提升:

道教從東漢創教之初,就提出了“天官、地官、水官”祭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