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屆年輕人,越“變態辣”越快樂?
年輕人是吃辣的主力軍,無辣不歡已經成為了時下年輕人的一種生活習慣,他們不僅僅是愛吃辣,還越吃越辣,而火雞面、辣條、辣醬、牛肉干等這類“變態辣”零食,正是得益于年輕人的喜愛而迅速擴張。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年輕人為什么愛上變態辣。
責任編輯:劉韻珊
我們對辣味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此前一組食辣的調查數據顯示,超過70%的人喜歡吃辣,吃辣非常頻繁的人占74.8%,每天吃辣的人高達38%。
而在對辣的接受程度上,近半數的人能夠接受特辣及變態辣。大約27.91%的受訪者屬于重度食辣者,不吃辣一天也堅持不了。吃辣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食辣群體中,年輕人自然是主體,并且年輕人的口味“越來越重”,變態辣、魔鬼辣也頗受年輕人青睞,辣椒醬、小龍蝦、鴨脖、泡椒鳳爪、辣條、臭豆腐等辣味食品紛紛成為爆款。
辣味是如何流行起來的?為何年輕人越“變態辣”越快樂?
辣椒曾是窮人的鹽
辣椒是人類種植的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 大概在公元前7000年時, 就已生長在大陸上。
學者曹雨在《中國食辣史》中指出,哥倫布于1493年第二次前往美洲時將辣椒帶回歐洲,這是辣椒從美洲向全世界傳播的契機。
直到明朝末年, 辣椒才通過海上貿易進入中國,經寧波與廣州兩個口岸輸入,并且通過江河的航道向內陸傳播。
只不過,辣椒剛進入中國時不是被當作食物,而被視為一種觀賞植物。明朝的《遵生八箋》提到,“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
中國最早關于食用辣椒的記載出現在康熙年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